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表现形式的是
A.侵蚀作用
B.岩浆活动
C.风化作用
D.沉积作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而岩浆活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故属于内力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内、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和能量来源的差异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简略图,回答问题。
1.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2.下列各种岩石中可能找到动植物化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E.花岗岩、玄武岩
F.板岩、页岩
G.砾岩、砂岩
H.石灰岩、大理岩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地质循环图示判断,①是形成岩浆岩的冷凝作用;②是形成沉积岩的外力作用;③是形成变质岩的变质作用;④是形成岩浆的重熔再生。
2.含有化石是沉积岩的特征,花岗岩和玄武岩属于岩浆岩,A错误;板岩属于变质岩,B错误;大理岩属于变质岩,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循环、岩石的分类。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质循环的过程和典型的岩石类型。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欧洲第四纪冰川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欧洲大陆西侧第四纪冰川冰盖距陆地距离南北差异关联度最大的是2.第四纪冰期时,A地所受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纬度
B.海陆位置
C.洋流
D.地形
E.冰川侵蚀
F.冰川堆积
G.流水侵蚀
H.流水沉积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图上可以看到,纬度越高,冰盖距陆地越远,由此判断,纬度影响关联度最大,A对。海陆位置分布在南北部没有明显差异,距陆地距离南部小,北部大,不会是海陆因素,B错。这里流经的是北大西洋暖流,受暖流影响南部距离陆地应远些,C错。从图中箭头可以理解,冰川从斯斟的那维亚半岛跨过了波罗的海,移到了欧洲中部陆地上,不会是地形因素,D错。
2.结合图示箭头,当冰川移动到A处时,停了下来,移动过程中携带的土石在这里堆积,形成了堆积地貌。B对。冰川下滑过程中,形成冰川侵蚀地貌,不是在停止移动的地点,A错。第四纪冰川时期,这里主要是冰川作用,故C、D错。
考点:世界主要地区,冰川地貌。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图中地貌形成的共同原因是2.可见乙图中地貌景观的是
A.地壳运动
B.侵蚀作用
C.堆积作用
D.岩浆活动
E.大连海滨
F.云贵高原
G.阿尔卑斯山
H.长江入海口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图上不能看出甲图为流水侵蚀所成的河谷地貌,乙图为冰川侵蚀而成U形谷、角峰、冰斗等冰蚀地貌,二者都属于外力侵蚀地貌,而选项A? D都是内力作用,排除之,选B
2.?从上题的分析可知乙图为冰川侵蚀而成U形谷、角峰、冰斗等冰蚀地貌,它一般是存在于高山之上,故选C
考点:景观图的判读
点评:本组的关键是考生能迅速准确地判定出甲乙两幅地貌图的类型及其成因,试题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甲、乙两地地质构造图,完成题。
1.从地质构造来看2.从地形来看
A.甲为向斜
B.甲为断层
C.乙为向斜
D.乙为断层
E.甲为山谷
F.乙为山谷
G.甲为山脊
H.乙为盆地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地质构造来看,甲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乙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正确的是C。
2.从地形来看,甲处背斜成谷,乙处向斜成山。正确的是A。
考点:主要考查了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