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10.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的盐分仍然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的自然灾害。今年我国长江口和珠江口受咸潮影响比较严重。以下关于咸潮及其防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咸潮上溯属于沿海地区一种特有的季节性自然现象,多发于夏秋季节
B.降水多是形成咸潮的主要原因
C.海平面上升会减慢咸潮蔓延
D.建立预警机制,加强对咸潮的预测、预报是防治咸潮的重要措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现象属于灾害的是
[? ]
A.印尼附近的海底火山爆发
B.金星上强烈的火山爆发
C.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
D.南极洲文森峰发生雪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回答1~3题。
1.下列自然灾害,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①洪水?②干旱?③台风?④泥石流?⑤寒潮2.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Ⅳ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3.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③修建“西气东输”管道 ?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
⑤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 ⑥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③潮
E.干旱
F.台风
G.泥石流
H.洪水
I.①②③④
G.②③④⑤
①②③⑥
①②④⑥
参考答案:1. A
2. C
3. D
本题解析:1.气象灾害,一般包括天气、气候灾害和气象次生、衍生灾害。
天气、气候灾害,是指因台风(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暴雨(雪)、雷暴、冰雹、大风、沙尘、龙卷、大(浓)雾、高温、低温、连阴雨、冻雨、霜冻、结(积)冰、寒潮、干旱、干热风、热浪、洪涝、积涝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灾害。?
气象次生、衍生灾害,是指因气象因素引起的山体滑坡、泥石流、风暴潮、森林火灾、酸雨、空气污染等灾害。第一小题中泥石流是属于衍生灾害,所以排除之。
2.IV是我国的西南地区,主要是旱灾和洪涝灾害,而且大多伴生,所以选C。
3.“西气东输”、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属于能源调配,不属于防灾减灾建设,排除之,选D。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读某地一月等温线和不同月份台风移动路径图,回答问题。
1.关于图示半岛一月气温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2.关于“梅雨”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3.下列对东亚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海气温低,内陆气温高
B.沿海气温高,内陆气温低
C.北部温差大,南部温差小
D.北部等温线向南凸,南部与纬线平行
E.梅雨也是一种灾害性天气
F.东亚临海各国都受到梅雨影响
G.我国东部广大地区深受梅雨影响
H.长时间的低温阴雨天气即为梅雨天气
I.东亚各国受台风影响的时间相同
G.台风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属于反气旋
4到7月台风移动路径变化方向与7到10月相同
台风移动路径变化方向与气压带、风带有关
参考答案:1. C
2. A
3. D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图中半岛为朝鲜半岛,半岛等温线向南凸出,说明半岛中央气温较低,主要受地形和海陆分布的影响。北部大陆性强,温差大,南部海洋性强,温差小。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梅雨也是一种灾害性天气,根据图示东亚的朝鲜无梅雨影响;我国江淮地区受梅雨影响,但是占国土面积小。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3.台风中心为低压,东亚沿海国家容易受到台风的影响,而且时间不同;台风移动路径变化方向与气压带、风带有关。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沙尘天气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四类。
浮尘:尘土、细沙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天气现象。扬沙: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公里至10公里以内的天气现象。沙尘暴: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强沙尘暴:大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500米的天气现象。

(1)从上述材料看,引起沙尘天气必备条件是什么?
(2)沙尘天气的强弱决定于什么?
(3)我国北方沙尘暴天气多发生在什么时段?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风力强,沙源充足?
(2)风力大小?
(3)春季?风大,降水少,蒸发量增大,沙源多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