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
1.近地面大气的热量绝大部分直接来自2.在秋高气爽的时候,由于昼夜温差比较大,
人很容易患上感冒。此时
A.①
B.②
C.③
D.④
E.①比较大
F.②比较小
G.③比较大
H.④比较小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热力作用。
1.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故判断为②。
2.秋高气爽表示晴天,晚上云少,大气逆辐射弱,保温效应差,故气温低。图示④表示大气逆辐射。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图,完成题。
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若此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图,则正确的是3.若此图为东亚夏季季风环流图,则图中所示情况是
A.丙处气压比甲处高
B.甲处气压比乙处高
C.丙处气压比丁处高
D.甲处气温比乙处低
E.③气流比较湿润
F.乙处多锋面雨
G.甲是副热带高气压
H.④气流由于热力上升
I.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
G.④气流动力作用上升
①气流较③气流湿润
②气流热力作用下沉
参考答案:1. C
2. A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的是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其气压分布规律。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甲处为上升气流,气温比乙处高,甲处气压比乙处低。在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故丙处气压比甲处低,又因为高空气压与近地面气压相反,故丙处气压比丁处高。
2.在中纬度环流中,③是西风带,温暖湿润;乙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多晴朗天气。3.在夏季的东亚季风环流中,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此时海洋上是高压,是由动力作用形成的副热带高压,陆上为低压,是由热力作用形成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地理图像的判读能力。
点评:本题借助一幅图,考查了三大知识点,题目很基础,但综合性强,这也充分考查了学生对地理图像的判读能力,有较好的区分度。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分析回答问题。
1.该月份,①②两地的平均风力相比较2.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此时的盛行风向为
A.①地的较大
B.②地的较大
C.两地相当
D.上半月①地的较大
E.西北风
F.西南风
G.东北风
H.东南风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压线图分析。
1.看图百帕值可以知道,值差距越大应该风力越大。故选B项。
2.根据图示的海陆分布对气压分布的影响:海洋高压,大陆低压,判断为北半球的夏季;图中的经纬度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为南亚地区,该季节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西南风。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
A.太阳辐射
B.重力
C.大气运动
D.水的三相变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喜玛拉雅山脉的形成是由于两大板块的相互作用
[? ]
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相碰撞
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碰撞
C、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相张裂
D、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张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