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区域地理》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二)
2017-08-25 17:08:3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土地盐碱化是在干旱、半干旱条件下,由于不合理灌溉与管理不当产生的可溶性盐类在地表积累造成的土地退化现象。阅读1986~1999年我国西部部分省区土壤盐碱化面积变化统计资料(单位:10’ km2),回答下列各题。
1.据表中信息,西部各省盐渍化土地的变化情况是2.据材料信息推测,我国最容易产生土壤盐碱化的地区是 A.西部各省(区)盐碱化土地面积均有不同程度扩大 B.西部各省(区)次生盐碱化耕地面积均有所下降 C.内蒙古盐碱化土地面积和次生盐渍化耕地面积增幅最大 D.新疆土壤盐碱化最严重,次生盐渍化耕地面积下降比例幅度最小 E.高原地区 F.平原地区 G.内陆盆地 H.丘陵地区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 1.直接根据表格资料数据判断,内蒙古的盐碱化土地扩大最快。 2.根据表格判断我国土地盐碱化主要集中于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地区,故选C项。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分布图(图11)
 材料二:图12为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正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向现代制造业、高端服务业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承受着越来越大的成本增加、市场环境转变乃至地方政府主动推动的巨大压力,并出现了关闭、停产、外迁现象,成为珠三角产业升级过渡期不可回避的“阵痛”。 (1)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正在兴起,试分析该地区城市发展的自然和社会条件。(4分) (2)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分) A.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加大了区域问的经济差异 B.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C.产业移出地区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 D.产业的升级有利于解决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压力
| (3)根据材料,分析珠江三角洲一些中小企业出现关闭、停产、外迁现象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自然条件: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2 分)社会条件:工农业发达,交通便利,毗邻港澳和东南亚,便于对外联系和交往。(2 分) (2)B(2 分) (3)原材料、土地、劳动力、能源的紧缺和涨价,人民币升值等都导致企业成本增加、利润下降。(2 分)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提高,政府对一些污染重,耗能多的企业的控制等,国外需求减少。(2 分)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城市发展的区位条件。本题考查城市区位因素。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河流、地形、气候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资源、交通、政策等。自然条件: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 社会条件:工农业发达,交通便利,毗邻港澳和东南亚,便于对外联系和交往。 (2)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影响。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产业转移可以加强区域间的联系,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3)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珠江三角洲一些中小企业出现关闭、停产、外迁现象的原因是原材料、土地、劳动力、能源的紧缺和涨价,人民币升值等都导致企业成本增加、利润下降。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提高,政府对一些污染重,耗能多的企业的控制等,国外需求减少。 点评: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很多如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等。其中最重要的是:①劳动力因素②内部交易成本因素③市场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山峰①与桥梁③的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 A.450米 B.650米 C.750米 D.850米
|
小题2: 对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乙村易受到泥石流的影响
B.地势由北东南三面向西部倾斜
C.②地夏季降水量大于④地
D.河流的流向为自东北流向西南
小题3:关于甲村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
B.发展交通运输的条件劣于乙村
C.可以利用瀑布景观发展旅游业
D.聚落发展的规模要比乙村大些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A
小题1: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
小题1:结合图例可知山峰①的海拔在 900~1000米之间,桥梁A的海拔在300~400米之间,故两者的相对高度范围为500~700米之间,B选项正确。
小题2:乙村位于上游河谷地区,因是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再结合图例可知该处地势较陡峻,故易受泥石流影响,A选项正确。该处河流由西南流向东北,进而推断该区域地势由北南西三面向东部倾斜,B、D选项错误。C地为夏季风的迎风坡,B地为夏季风的背风坡,B地夏季降水量小于C地, C选项错误。
小题3:图示甲村位于我国东部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雨热同期,位于河流下游,平原面积较广阔,故主要的农业生产为种植业;发展运输的条件优于乙村;故聚落发展规模较乙村大。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1~4题。

1.图中①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有利因素是
[?]
A.水源充足?
B.热量充足?
C.地形种类多样?
D.土壤肥沃
2.图中②④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水源?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土壤
3.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断②所在的省区,开发潜力巨大的能源有
[?]
A.太阳能、水能?
B.风能、石油?
C.太阳能、石油?
D.水能、天然气
4.图中③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
[?]
A .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C.纬度低、相对高差大?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参考答案:1、A
2、C
3、A
4、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雨带移动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1:我国的降水类型是以(?)
A.锋面雨为主
B.台风雨为主
C.地形雨为主
D.对流雨为主
小题2:通常年份,当雨带位于①、②、③时,分别是(?)
A.4、5月,6月,7、8月前后
B.5、6月,7月,8、9月前后
C.3、4月,5、6月,7、8月前后
D.10月,8、9月,7、8月前后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我国东部雨带移动主要受副高影响,副高对我国的天气和气候有直接影响。我国的降水类型是以锋面雨为主。正确答案选A。
小题2:通常年份,当雨带位于①(华南)、②(长江中下游)、③(东北、华北)时,分别是4、5月,6月,7、8月前后。正确答案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副热带高压的移动对我国东部地区天气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