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②环境人口容量相对固定,不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③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很多,资源是首要因素
④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最高是20亿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估计为16亿左右,世界大致为100亿左右。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读图,回答小题。
1.依据图2判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2.目前发达国家属于
A.20世纪初期
B.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
E.“高一高一极低”模式
F.“低一低一低”模式
G.“高一低一高”模式
H.“高一高一较低”模式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结合图示可知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时期就是出生率曲线与死亡率曲线差值最大的时期。有图可以推出: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人是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故选C。
2.发达国家由于经济水平较高再加上生育观念的影响,一般是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低的模式。故选B“低一低一低”模式。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和读图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通过图表考查人口增长及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解答时可直接利用图示中出生率曲线与死亡率曲线差值来判断自然增长率的高低。
【知识总结】
增长模式:
传统型:
“高高低”模式
又可分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和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基本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很/较低自然增长率。(高高低)
分布:原始社会和现在非洲个别国家的个别地区原始社会受自然环境的限制,自然环境优越的地区自然增长率高,环境差的地区自然增长率低。
过渡型:
基本特点: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高低高)
“高低高”模式
利:增加社会劳动力,增加社会财富,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时促进城市化进程;
弊:过多的人口造成社会就业压力空前,更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能源紧缺,社会难以安定等一系列问题。
分布:农业社会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现代型:
基本特点:人口出生率开始明显下降,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随着两者的差距逐渐减小,自然增长率逐渐降低,有些发达国家甚至开始出现负增长或零增长。(低低低)
利:有效缓解人口迅猛增长的趋势,使区域人口从严重的不平衡状态回复到新的基本平衡状态。
弊:随着“现代型”的发展,有的国家出现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这使得社会劳动力缺乏,不利于产业发展,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国防兵力不足;并出现人口老龄化严重,增加社会福利负担,更不利于国家的财政建设。
分布:(1)大部分发达国家是“现代型”(2)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3)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材料一、材料二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见图11

材料二:山西省是煤炭资源大省,山西省太原市由于环保方面欠帐太多,群众环保意识较弱,环保知识普及不够,部分干部、群众对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以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认识不足,处理不当,使得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很严重。
读材料一回答:(1)从污染物来源分析,威胁我国饮用水安全的主要原因
是?和??饮用水污染会给人们生活带来哪些危害?(4分)
(2)保护饮用水的措施可以有哪些?(2分)
读材料二回答
(3)太原市的污染属于??主要污染物是??面对严重的污染问题,你认为太原市政府应该怎样做(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生活污染? 工业污染 (各1分) ; 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危害居民身体健康(各1分)
小题2:(2分,写出两点,合理即可)? ①划定水源保护区;②提高公众保护饮用水源的意识 ;?③建立应对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④加强供水体系的日常管理和维护;⑤加强监督管理和执法。
小题3:大气污染(1分)?烟尘、SO2、氮氧化物等(1分)?;
政府该做的(2分,写出两点,合理即可)①合理调整产业结构?②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③提高城市植被覆盖率,提高自身净化能力?④提高太原市人民的环保意识
本题解析:
试卷分析:
小题1: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为工业污染和生活废水等。饮用水污染影响生活和身体健康。小题2:保护措施主要针对原因,从水源地保护、建污染处理系统、加强管理和提高居民环保意识等方面分析。
小题3:太原市大量使用煤炭,故大气污染严重,燃煤主要产生烟尘和酸性气体污染。措施主要从原因分析,从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加强管理、改善绿化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环境问题的主要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的一般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 据国家环保部公布的2010年环境年报获知,近半数的监控城市有酸雨,酸雨率为100%的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四川、江苏、福建、江西、浙江、上海等省市。据此回答下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上述省市均分布在长江以南
B.降水量大是上述省市酸雨严重的主要原因
C.酸雨使农作物减产、森林植被受损
D.减少CO2排放是防治酸雨的根本措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37分)图13示意我国某省地理环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21世纪海洋经济、网络经济背景下,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材料二?都市农业位于城市内部和周边地区,是农业、科教、观光相结合,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近年来,该省北部涌现出许多都市农业园区。

(1)说出B港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6分)
(2)简述该省发展海洋经济有利的自然条件。(11分)
(3)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该省北部形成都市农业园区的主要原因。(12分)
(4)近年来在P地区形成“淘宝村”,主要利用进口木材加工木制品,并通过“淘宝网点”进行销售。人们对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是否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争论,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并为其提供论据。(8分)
观点A: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
观点B: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
参考答案:(37分)
(1)位于30゜N附近;该省东北部沿海;居该省海洋经济发展核心区;我国沿海南北航线中点附近。
(2)地处我国东部沿海;滨海平原面积较大;气候温暖湿润;海岸线曲折,多港湾;大陆架宽阔,海洋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丰富。
(3)城市、人口密集,市场需求大;经济发达,资金、科技力量雄厚;基础设施完善,交通和物流业发达;国家重视,政策大力支持;地价高,宜发展综合效益高的农业。
(4)观点A:有利
论据: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快速扩大木制品销售和服务范围;促进交通、物流业发展;带动相关企业的转型和升级,推动工业化、城镇化;有利森林资源的保护,缓解生态环境压力。(答四点即可。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观点:B不利
论据:易对传统商品造成冲击;产业、人口集聚,加大基础设施压力;山区人才、技术力量薄弱,竞争力较低;造成农业劳动的流失;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答四点即可。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1)地理位置主要从经纬度位置(位于30゜N附近属亚热带),海陆位置(该省东北部且临海),经济位置(我国沿海南北航线中点附近,海洋经济发展核心区)来分析。
(2)自然条件主要有:地形(滨海平原,平坦广阔),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资源(海洋资源一般储存在海底大陆架上,需要大陆架广阔,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经济需要航上交通,需有建港口的有利条件,因其海岸线曲折,多港湾。
(3)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从市场、交通、科技、国家政策等方面分析;该区域为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海陆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经济发达,资金雄厚;高校和科研机构多,科技水平高;社会协作条件好等。
(4)观点A:有利
即从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获得经济效益入手分析;进口木材有利于当地森林资源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木制品加工,需要大量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城镇化;扩大市场。
观点B:不利
根据图中信息显示,P地位于山区,技术水平较低,木制品缺乏竞争力;原料运进和产品输出,加大了交通压力;淘宝网店的发展会使原有产业受影响,不利于经济发展;虽进口木材为主,但木制品加工也会对当地原有森林受破会;劳动力被木制品加工业吸引,使从事农业劳动力减少,农业发展受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