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考地理试题《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8-25 17:23:5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不同的农业生产活动对劳动力的要求是不同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经济作物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大于粮食作物 ②粮食作物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大于经济作物 ③水稻种植的劳动力需求大于小麦种植 ④小麦种植的劳动力需求大于水稻种植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农业生产按照生产资料投入可以分为密集型和粗放型。水稻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业,所以需要的劳动力多。经济作物对劳动力需求大于粮食作物。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为某市城郊农业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22~23题:
 小题1:形成此种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 A.交通便利 B.市场需求 C.地热平坦 D.降水分布
| 小题2:该市及周围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应属于( ) A.商品谷物农业 B.种植园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水稻种植业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D
本题解析: 小题1:有图可知中心市区周围是种植蔬菜,奶牛,花卉的集中分布区,最外围是粮,棉分布区,导致这种布局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即市场。 小题1:通过图中经纬度位置判断可知,该位置位于长江三角洲平原,其农业地域类型应属于水稻种植业,所以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材料一:2012年5月14日,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该示范区地处中西部结合带,是全国唯一跨省设立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该示范区的设立,有利于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实力,为中西部地区合作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探索新途径、新模式、发挥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材料二:黄河金三角范围与周边省会城市地理关系图
 材料三:“黄河金三角区域”是世界苹果主产区中唯一符合苹果七项生态指标的最佳优生区。当地的苹果园经常通过果树下大片种植白三叶草(矮生的草本及多年生植物)来改造土壤,综合协调土壤中的水、热、肥、气等各项指标,(如种草能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通气性。)调节果园局部小气候等,对果树生长十分有益。 (1)说明当地苹果园通过种草能改善土壤中的水分和肥力的理由。(4分) (2)分析该示范区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8分) (3)阐述产业转移对“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8分) (4)“黄河金三角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由于交通运输制约限制了煤炭经济的发展。请提出三条既能减轻交通运输压力又能将煤炭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的具体建议。(6分)
参考答案: (1)种草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墒情(或保持土壤水分),改善土壤水分条件;(2分) 种草能减少表土流失,减少肥力流失;(或种草能作为绿肥还园,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肥力;)(2分) (2)地处中西部经济带结合处,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地理位置优势;原材料和能源等供给充足;?劳动力和土地丰富且廉价;交通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或投资环境改善);政策扶持力度大。(每点2分,满分8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3)该地区承接了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工业化进程加快,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2分),该区向东部发达地区迁移的人口会减少,其他地区人口迁入该区可能会增加(2分);区域内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2分);城镇规模扩大,(城市数目增多),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2分)。 (4)科技创新,对煤炭进行深加工,延长煤炭产业链; 建设坑口电站,通过电力输出增加煤炭外运; 在本地建设高耗能工业。(每要点2分,答对3点得满分6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1)在苹果园种草,增加植被,可以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墒情,减少水土流失;种草可以作为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2)该区域位于中西部经济地带的结合部,具有承东启西的地理区位优势;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示范区);该区域能源和资源丰富;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土地廉价;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这些都是其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 (3)该地区承接了产业转移,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该地区迁出人口减少,迁入人口增加;产业转移会促使当地人口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由农村向城市迁移,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水平提高。 (4)可以将煤炭资源转化为电力向外输送;对煤炭进行深加工,延长生产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或者在本地建立高能耗工业,减少煤炭外运量,同时也取得了经济效益。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中阴影为某农作物的分布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农作物是: A.油菜 B.水稻 C.亚麻 D.玉米
|
小题2:图中A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①平原面积广,土壤肥沃?②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③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④农业机械化水平高?⑤国际市场大,交通运输方便?⑥农业劳动力充足
A.①③④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⑤⑥
小题3:C区域为:
A.印度半岛
B.中南半岛
C.马来半岛
D.朝鲜半岛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该农作物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气候区,为亚洲的水稻种植业,农作物为水稻。
小题2:水稻种植业的优势区位: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势比较平坦;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口密集,粮食需求量大。符合的是①③⑥。
小题3:C区域位于南亚,是印度半岛。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山东某地有果农研究出“一边倒”的桃树栽培技术——桃树倾斜一定角度,能够使桃树的亩产提高。完成下题。“一边倒”桃树能够高产的主要原因是为更好的利用(?)
A.光照
B.水分
C.气温
D.土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植物的生长、发育取决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而“一边倒”树形无上下挡光现象,光合作用强,光的利用率高。光线能穿透叶幕,没有光秃现象,全树结果,无效消耗的营养少,所以产量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