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城市外围轮廓形态的紧凑度被认为是反映城市空间形态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形态紧凑度计算公式为C=2
。式中C指城市的紧凑度,A指城市面积,P指城市轮廓周长。下表为我国三个城市的形态紧凑度变化资料;下图对应三个城市的轮廓形态。读图表回答下题。
城市
| 沈阳
| 北京
| 广州
|
紧凑度
| 1990年
| 0.362
| 0.122
| 0.256
|
2000年
| 0.421
| 0.127
| 0.118
|

2000年与1990年比较,有关紧凑度变化对甲、乙、丙三城市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为北京,有效减少交通距离?
B.甲为沈阳,土地利用率提高
C. 乙为北京,公共设施设置集聚?
D.丙为广州,生活环境质量提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形态紧凑度计算公式为C=2
可以看出,C(城市的紧凑度)与A(城市面积)呈正相关,C(城市的紧凑度)越高,土地利用率越高,P城市轮廓周长与C(城市的紧凑度)呈负相关,C(城市的紧凑度)越低,城市功能区越分散,城市环境质量越好,读图可以看出甲城市两个时期城市面积都很集中,两时期的C(城市的紧凑度)应该都是最高的,所以甲应为沈阳,C(城市的紧凑度)增大,土地利用率提高,故答案B说法正确,读图比较乙丙两城市,1900年城区乙城市比丙城市相对分散,两城市1900年C(城市的紧凑度)应该是乙<丙,2000年城区丙城市比乙城市相对分散,两城市2000年C(城市的紧凑度)应该是乙>丙,结合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乙为北京,丙为广州,乙城市2000年C(城市的紧凑度)比1900年提高,公共设施设置相对集聚,故C说法正确,丙城市C(城市的紧凑度)降低,城市功能区变得分散,城市环境质量提高,生活环境质量提高,故D说法正确,所以答案选A。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某城市规划图”,图中城市常年盛行西南风,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地中,地租最高的是________。
(2)该城市计划在图中①、②、③、④处拟建化工厂、大型超市、自来水厂、钢铁厂等,你认为这些工程分别建在何处最合理?(填数码)化工厂_______、大型超市______、自来水厂________、钢铁厂__________。任选其中两个工程,分析其选址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从A处修铁路到B处,选A-C-B线、A-D-B线中的哪一条路线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好?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②?
2.③;②;①;④;化工厂会污染水源,得分布在河流的下游,适合在③。大型超市需分布在市场广阔,交通便利的地方,适合②。自来水厂对水质要求高,故分布在位于河流的上游①。钢铁厂要求接近能源地,交通方便,又在城市下风向,适合④。
?3.A-D-B线不凿隧道,施工方便又减少工作量;不穿城区,减少对城市的大气和噪声污染。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图为我国南方某地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计划修建从a村到b镇的公路,在图中①②两个线路方案中,你认为较为合
理的是?,理由是?
(2)a聚落与b聚落同属于一个行政区而b聚落发展成为了人口规模较大的乡镇,
试分析这种差异形成的自然原因:?
?
(3)河流在b聚落发展中的作用是?和?
参考答案:
(1)②(1分)?沿谷地修建(1分)?难度小(1分)?成本低(1分)
(2)地形:a村地处山地(1分)? b镇地处平原(1分)有利于城镇建设
河流:b镇靠近河流(1分),有利于提供水源,发展水运
资源:b镇有矿产资源(1分),有利于城镇发展
(3)为城市提供水源(1分)?作为交通通道(发展河运)(1分)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地形对交通运输线建设的影响。山区修建功能应成“之”字型。所以②方案合理。沿谷地修建,难度小,成本低。
(2)本题考查城市区位因素。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河流、地形、气候等。a村地处山地,b镇地处平原,有利于城镇建设。b镇有矿产资源,有利于城镇发展。
本题考查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河流、地形、气候等。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供水、水运、军事防卫三个方面,其中水运包含河流交汇处,河流航运的起讫点,河口位置等。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中的四座城市形成均与河流有关,对应正确的是
①河流水运的起点或终点
②两点河流的汇合处
③过河点位置
④河口位置

[? ]
A.甲—①乙—②丙—③丁—④
B.甲—②乙—③丙—④丁—①
C.甲—③乙—④丙—①丁—②
D.甲—①乙—③丙—②丁—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读下图,比较A.B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⑴ A.B两图反映的是?进程,其中?图为发展中国家的共同趋势。(2分)
⑵ A类国家城市高中收入者由商业中心迁往?,B类国家城市高中收入者一般
住在?区。(2分)
⑶上题中,A类国家城市高中收入者迁移的原因为?,B类国家一部分农村人口选择在城市边缘居住的原因是?。(3分)
⑷A图中,郊区形成农副产品基本的主导因素是?。(1分)
B图中,随城市的发展可能会产生的城市问题有:
①?。?②?。③?(3分)
参考答案:
⑴城市化?B?(2分)
⑵城市郊区?中心商务?(2分)?
⑶城市中心区地租过高,环境质量下降?城市边缘地租最低,生活费用低(3分?)
⑷市场
①环境质量下降?②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③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4分)
本题解析:
⑴两图反应的是城市化。A图中商业区与贫民区相临,中高收入者向郊区迁移,出现郊区城市化或逆城市化现象,属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B图中的农民和高、中收入者涌向中心区,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在提高,是发展中国家的特征。
⑵根据图中的箭头方向判断,A类国家高中收入者由商业中心迁往城市郊区,B类国家城市高中收入者一般住在中心商务。?
⑶根据城市地租理论,市中心的地租最高,离中心越远,地租越低。图中A类国家城市高、中收入者迁移,是因为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中心区地租过高,环境质量下降。B类国家一部分农村人口选择在城市边缘居住,是因为城市边缘地租最低,生活费用低。
⑷在大城市的郊区,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郊区逐渐发展成为城市提供日常生活必须的蔬菜、水果、肉、蛋、奶的供应地,形成城郊农业,满足城市市场的需求,所以主导因素是市场。
B图中,随城市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 ,可能出现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人口多,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等城市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