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神黄(神木—黄骅港)铁路是我国新建的一条重要铁路。据图完成:

1.神黄铁路与我国的哪几条铁路相交
A.京广线、京沪线、京九线? B.京沪线、京九线、大秦线
C.京广线、京沪线、京包线? D.京广线、京九线、焦柳线
2.有关神黄铁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骅港位于天津市,濒临渤海
B.主要解决陕西、山西等地的煤炭外运
C.沿线经过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四省
D.穿过的主要障碍有黄河、大运河、太行山、山东丘陵
参考答案:
1.A
2.B
本题解析:
大秦线、京包线为东西走向,且位于神黄线以北,焦柳线的北端点焦作位于神黄线以南,它们都不与神黄县相交。神黄线不通过山东丘陵和山东省,黄骅港属河北省。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区域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 )
A.地理差异是划分的基础
B.人们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C.人们划分的目的不同
D.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的定义。区域就是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所以地理差异是划分的基础。选择A项。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0~2008年长江三角洲某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耗总量翻了近两番。图甲为单位GDP能耗变化图,表A为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结构表。

材料二?表B为上海第一产业有关数据。图乙为该市三大产业产值比例变化图。


(1)结合材料一,分析2000~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耗的基本特征。(2分)
(2)2000~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其解决措施有哪些?(3分)
(3)2000~2009年上海农业产值?(变化),农业人口?(变化),导致这一变化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
(1)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未变且消费比重不断增大;石油、天然气消费比重下降,但消费总量上升;单位GDP能耗降低,能源利用率提高。(每点1分,任答其中2点得2分)
(2)能源需求随经济发展而扩大(1分)
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资源跨区域调配;加强与资源输出国的合作;加强能源储备(每点1分,任答其中2点得2分)
(3)不断增加(1分)?持续减少(1分)
种植业、渔业科技投入增大?,产值增加;农业服务业有所增强;第三产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提高,农业人口减少。?(每点1分,任答其中2点得2分)
本题解析:
(1)根据表A分析,该地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未变,且消费比重不断增大。石油、天然气消费比重下降,但根据材料一,能源消耗总量翻了近两番,说明消费总量上升。根据图A,单位GDP能耗降低,说明能源利用率提高。
(2)企业能源消费总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能源需求随经济发展而扩大,我国经济发展快。要满足能源的供应,我国要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提高技术水平,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资源跨区域调配,加强与资源输出国的合作,拓宽能源进口渠道,加强能源储备。
(3)读表B可以看到,上海农业产值不断增加。上海农业人口持续减少。
这主要是利益于经济发展水平高,在种植业、渔业生产上科技投入增大,产值增加。随着服务意识的提高,农业服务业有所增强,第三产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提高,从事服务业的人口增加,农业人口减少。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和“西电东送”是我国重点建设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以下关于这三项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西气东输既是资源调配工程,又是交通运输工程
B.南水北调是解决我国华北地区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
C.西电东送的发电能源都是可再生能源
D.三项工程的线路都经过了沪宁杭工业基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西电东送的北通道主要是利用山西、陕西、内蒙古的火电,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09年南水北调整个工程计划安排投资213亿元,是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年度计划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结合下面南水北调路线示意图,回答6—8题。

小题1: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正确叙述是
A.东线工程从杭州取水,沿大运河输水到北京
B.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取水,水位较高,可自流输水
C.西线调水路线最短,上程量最小,是经济有效的调水方案
D.南水北调工程全部完工后,长江水将大部分调往北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