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22分)读“成渝经济区资,交通与城市分布及发展规划图”和“重庆月均温和浓雾发生频率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图示的北部产业发展带相比,南部产业发展带的城市分布特点和优势分别是什么?(4分)
(2)重庆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全国第三、西部第二个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简述其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有利条件。(8分)
(3)分析重庆市浓雾天气出现的季节及该季节浓雾形成的原因。(10分)
参考答案:
(1)沿长江分布?水资源丰富,水运便利
(2)煤、天然气、盐、水和水能资源丰富;水路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城市密集,市场广阔,国家政策支持。
(3)冬半年,地表辐射冷却快,夜晚容易出现辐射逆温,大气稳定;盆地地形,夜晚吹山风,容易出现地形逆温,再加上地形阻挡,水平气流也弱;河流众多,蒸发水汽多;城市凝结核多。
本题解析:
(1)从图形可知,南部产业发展带的城市主要分布在长江沿线。沿河分布的优势为具有充足的水资源,水运便利。
(2)应从该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优势来分析。煤、天然气、盐、水和水能资源丰富;水路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城市密集,市场广阔,国家政策支持。
(3)分析雾的形成应具备的条件:①空气中水汽含量大,②大气稳定,③气温降低,④有凝结核等方面。冬半年,地表辐射冷却快,夜晚容易出现辐射逆温,大气稳定;盆地地形,夜晚吹山风,容易出现地形逆温,再加上地形阻挡,水平气流也弱;河流众多,蒸发水汽多;城市凝结核多。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11是我国某沿海地区示意图,图中河流中游有棉花生产基地,下游有未开发的风景区。铁路从B延长铺设到C城市后,B城市的经济结构开始发生转变。据图回答28~29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题1:关于A、B、C三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城的主导工业部门是棉纺织工业?
B.B城市原有的经济结构以旅游业为主?
C.B城的工业部门主要是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工业 ?
D.C城因铁路建设而兴起
小题2:为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完善交通运输网,准备新修建交通线路,下列线路设计及理由合理的是?
A.铁路连接E——C ,理由是输出钢材、铁矿石、机械产品等
B.高速公路连接E——C,理由是扩大E港口的腹地
C.铁路连接C——F——G,理由是建设新的出海通道
D.高速公路连接C——F——G,理由是发展旅游业
参考答案:
小题1:AC
小题2:A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下列哪个环境问题没有显著改善
A.粉尘污染
B.地面下沉
C.酸雨
D.煤烟污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西气东输的环境影响。由于可减少东部地区的煤炭使用量,故对粉尘污染、酸雨、煤烟污染都有改善,而地面下沉主要是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而引起的,故与此无关。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中国两个湿地分布如图5所示。A地区为我国的三江平原,其中沼泽面积达110万平方公里。B地区为若尔盖湿地(沼泽)大牧区之一——四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区内为平坦状高原,平均海拔约3500米。

材料二:2011年入冬以来,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鄱阳湖水位创60年历史新低,环湖城市供水受影响。鄱阳湖的位置示意如图6

(1)、根据材料一,分别解释图5中A和B沼泽地的成因(4分)
(2)、根据材料二简析鄱阳湖水位创历史新低的原因(4分)
(3)、湿地面积的减少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哪些不利影响(2分)
参考答案:
(1)三江平原,纬度高,气候寒冷,地势低平;若尔盖海拔高,气候寒冷,地势平坦
(2)冬半年雨带退出大陆,长江流域处于枯水期,湖区水位下降;全球变暖导致湖区水蒸发量增大;三峡大坝的建成拦蓄上游来水,使下游水量减少; 围湖造田使湖区面积萎缩;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使湖区周围的生产生活用水量激增。
(3)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的大陆性增强;旱涝灾害增多;水质下降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湿地。
(1)A处为三江平原,该处沼泽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纬度高,蒸发弱,地势地平,排水不畅而形成。而若尔盖湿地主要是由于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高寒,蒸发弱;且地下冻土广布,地势平坦,排水不畅等原因影响的。
(2)影响湖泊水量的因素主要从来水(气候、河流)、蓄水量(泥沙淤积、围湖造田)及用水量(工农业生产)等方面分析。
(3)考查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调节气候、调节河流径流量、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水中的污染物质等。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该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北回归线从本区北部穿过。读图回答问题
1.在土地利用上,北部海拔200米以上的地区宜种植2.若该地区规划一个深水港,最好的选址为3.根据该地区的资源状况,符合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水土保持林
B.亚热带经济作物
C.粮食作物和蔬菜
D.沿海防护林
E.C处
F.D处
G.A处
H.G处
I.保护基本农田,建设商品粮基地
G.建设临港产业带,发展出口加工业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
注意保护海洋环境、防范洪涝灾害
参考答案:1. A
2. B
3. B
本题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在200米以上的位置等高线密集。地形起伏,所以要水土保持。选择A项。
2.港口的区位条件。一、水深,二、有避风的港湾。选择B项。
3.该地南部沿海,对外联系方便,所以建设临港产业带,发展出口加工业。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