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大气的圈层结构》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四)
A.① B.② C.③ D.④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4:C
本题解析:
小题1:旧金山(西八区)时间比北京时间(东八区)时间晚16个小时,所以当地的区时为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16小时=29日5时16分。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对流层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平流层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升高,高空对流层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3: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位于Ⅲ层。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4:我国发射的“神州8号”飞船运行轨道所在的大气层为高层大气,高层大气的最低气温约为-80℃。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根据气温垂直变化规律判断,下列图中可能有终年积雪的山脉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反映的是?纬度地区大气的垂直分层,理由是?。
(2)A层大气热量主要来自?,该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①?;②?。
(3)图中50~85千米高度范围内,气温随高度变化的特点是?,依据所学的知识可以推测该高度范围内大气运动以?运动为主。
参考答案:(1)中?该地对流层的高度为12 km,而对流层的高度在低纬度为17 km~18 km,在高纬度为8 km~9 km
(2)地面辐射?该层集中了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空气对流显著
(3)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下降?对流
本题解析:(1)根据对流层的厚度约12KM,判断该地区位于中纬度地区,对流层的厚度在高低纬度的分布是不均的。(2)A层为近地面,由于近地面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弱,而对地面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故判断对流层的直接热源是地面。由于该层大气的气温分布上冷下热,且几乎集中了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故天气现象复杂多变。(3)直接根据图示判断50~85千米高度,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减,则气温上冷下热,故大气运动应以对流运动为主。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地球大气垂直分层的基本概况,并结合气温垂直分布的基本概况和对大气运动、天气现象的影响等内容分析,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材料,回答1~2题。
材料一:2009年7月22日上午9时左右,千年一遇的日全食在我国的长江流域上演。目前,江苏的苏州,浙江的嘉兴、杭州,上海,安徽的铜陵等城市成为“日全食经济圈”。
材料二:7月22日日全食自西向东扫过我国的地区示意图。
1、日全食现象发生时
[? ]
A、太阳、月球、地球在一直线上
B、太阳系八大行星运行到一条直线附近
C、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
D、定是农历15、16日
2、此次日食发生时,旅游者在日食带地区拍摄到的自然景观照片,天空背景的蔚蓝色逐步变得灰蒙蒙的,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 ]
A、保温作用增强
B、反射作用增强
C、折射作用减弱
D、散射作用减弱
参考答案:1、A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关于干洁空气组成成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氮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②氧是组成地球生命体的基本成分
③二氧化碳可以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④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生产活动与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