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城市与地理环境》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A.地形 B.气候 C.交通 D.市场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区位布局的综合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若图城市功能区分布合理,完成12~13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1: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城市的功能分区。住宅区分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城市的M处分布在城市的外围,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优美的地方,所以适宜布局高级住宅区。
小题1:影响地租有二个因素。一是距市中心距离;一是交通的通达性。O位于市中心,地租水平最高;O—E地租水平逐渐降低;O—F首先逐渐降低,经过图中河流时交通便捷,地租出现次高值。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1928年至1950年期间,南京市商业区的空间演变特点是:
①?;
②?。
(2)1928年至1950年期间,南京城市用地基本上是沿L1、L2两条轴线分别向?、向?(方向)拓展。
(3)上图中L1、L2轴线上及其两侧的地价变化特点分别是:
①?;
②?。
影响南京市地价变化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4)综合环境需要、付租能力因素考虑,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沿L3线箭头指向依次排列为?。
参考答案:(1) ①中心商业区由南向北迁移;②商业区的范围越来越大或商业用地规模扩大。
(2)西北、东。
(3) ①沿轴线地价从城市中心向外递减;
②地价从轴线向两侧降低。距离市场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的高低。
(4)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分化。
(1)结合图示反映商业区的规模和位置的变化。
(2)地图上的基本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图示L1、L2两条轴线的延伸方向为向东和向西北。
(3)图示L1、L2两条轴线上的地价变化主要呈现从市中心向外的变化和交通线沿线与两侧的变化,反映影响城市地价分布的基本因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
(4)商业区付租能力最高,布局于城市中心,住宅区付租能力次之,分布于商业区外围,而工业区付租能力最低,且有一定的环境污染,故分布于城市的边缘。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城市与郊区之间热力环流的形成是由于
A.城市气温比周围郊区高
B.城市气温比周围郊区低
C.城市气温与郊区气温没有差别
D.郊区气温有时比城市高,有时比城市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城市人口密集,工业集中,交通等造成城市气温比周围郊区高,形成城市热岛效应。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大气的热状况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