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4分)
材料1:分布多度是指某地区或单位面积内分布的植物种数,下图是中国种子植物在各省区的分布多度图。

材料2:青藏高原东部和南部高原边缘为森林地带,向西北依次为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
(1)自然地理环境对种子植物的分布多度影响很大,选择图中一个种子植物分布多度最小的省(区),并与图中种子植物分布多度最大的省(区)比较,说明两者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10分)
(2)青藏高原上的植被,也不是像从前有些人所想象的“寒原一块”,其植被分布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异,试分析产生这种分异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14分)
(1)从地形、气候、河流、土壤方面与云南省进行比较分析,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省份
地形
气候
河流
土壤
云南省
(必答)
西部为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其余大部分为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地形起伏大
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横断山区气候垂直差异大
河流众多,水量丰富
砖红壤、红壤,横断山区土壤垂直差异大
(可选新疆或者黑龙江)以新疆为例
以盆地和山地为主(三山夹两盆)
大部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其余为高山气候,山顶终年积雪
河流短小,多为内流河和时令河
沙漠广布,土壤发育差,盆地边缘多冲积扇,土壤肥沃
(2)高原东南部边缘受夏季风影响较大,降水较多(2分);向西北降水量减少(2分)。
本题解析:
第(1)题,种子植物分布多度最小的省(区)与种子植物分布多度最大的省(区)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方面的比较,可从地形、气候、河流、土壤方面比较分析。
第(2)题,青藏高原上的植被分布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异,其原因与地形、降水密切相关。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明确分布多度的含义,会从图例中获取地理信息,能够从图中读出种子植物分布多度最小的省(区)为黑龙江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种子植物分布多度最大的省(区)为云南省。(2)青藏高原其植被分布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异,其原因与水热组合状况在坡向及垂直方向上的地域差异有关。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水葫芦”进入我国后,在南方水域大爆发,而在北方地区并未形成生态灾难,主要原因是(?)
A.南方无其天敌,北方有其天敌
B.南方水域广阔,北方地表水缺乏
C.南方水污染较轻,北方水污染严重
D.南方冬季温和,北方冬季寒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植物的生长条件。“水葫芦” 喜高温湿润的气候。一般25~35℃为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39℃以上则抑制生长。7~10℃处于休眠状态;10℃以上开始萌芽,但深秋季节遇到霜冻后,很快枯萎。南方地区温暖湿润,又无天敌,所以在南方水域大爆发。而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制约了它的生长。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云南丽江古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主要原因是?(?)
A.濒临海洋
B.人口稀少
C.海拔较高,北面有更高山脉分布
D.地势低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我国四个不同区域(海南岛、黄淮地区、东北平原和西北内陆)某地的部分月份气温和降水统计表。”读表后回答:
?
| A
| B
| C
| D
|
月份
| 气温(℃)
| 降水(mm)
| 气温(℃)
| 降水(mm)
| 气温(℃)
| 降水(mm)
| 气温(℃)
| 降水(mm)
|
1
| 15
| 11
| -16
| 1
| -3.2
| 3.3
| -20
| 2
|
4
| 25
| 45
| 5
| 8
| 13.7
| 43.2
| 0
| 25
|
7
| 28
| 222
| 25
| 40
| 27.3
| 247.3
| 22
| 151
|
10
| 23
| 182
| 5
| 6
| 14.4
| 26.2
| 5
| 25
|
判断A、B、C、D四地所属的区域
A.海南岛、西北内陆、黄淮地区、东北平原?
B.西北内陆、海南岛、东北平原、黄淮地区
C.东北平原、海南岛、黄淮地区、西北内陆
D.西北内陆、黄淮地区、东北平原、海南岛
从气候条件角度,分析A区域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A.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B.长冬无夏,风雪景观
C.四季如春? D.全年四季分明
形成B区域降水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
A.靠近海洋? B.远离海洋,高大山地对水汽的阻隔
C.季风影响强烈? D.高压控制
D区域发展种植业的突出优势资源
A.热量? B.水分? C.土地? D.技术
参考答案:
A
A
B
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图,回答3—4题
小题1:该图所示地区与德国鲁尔区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是
①?地理位置优越
②?煤炭资源丰富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水力资源丰富
⑤?城市人口密集,劳动力素质高
⑥ 农业发达,著名的“鱼米之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④⑤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