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城市与地理环境》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四) 
            
            
            
 A.甲区域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 B.乙区域经济活动最为繁忙 C.丙区域适合建自来水厂 D.丁区域地价最高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示意我国“中原城市群”(城市名只标注了郑州)各城市不同年份城市竞争力的等级分布演变状况(等级从高到低分别是第一至第四等级),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对照图例,A、B、C三项描述是正确的。位于郑州正西部的城市自1988-2006年,同一区域其城市竞争力一直是第一级,没有变化。其城市竞争力表现很稳定。D是错误的。故选D。
小题2:从图中沿京广线可以看出,1988年自北到南“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等级依次第二、第一、第三、第四,各等级都有,其它铁路沿线都没有那么多等级。所以1988年,“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等级分布差异最大的发展轴是京广线沿线。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世界某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下左图)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下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⑤→⑥反映的现象是
A.城市化加速发展
B.城市郊区化
C.逆城市化
D.城乡差别拉大
小题2: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乙处在
A.③时段
B.④时段
C.⑤时段
D.⑥时段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 城市化的表现主要有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城市的用地规模扩大,从图1中可以看出①~⑤阶段,该城市的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应是处于城市化阶段;逆城市化是指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的现象,表现为城市人口数量减少,乡村人口增多,而⑤~⑥阶段城市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说明城市人口应该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故选C。
小题2:此类坐标图的读法:过图中标出的点沿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分别做平行线,读出三条平行线分别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即为所求点的三个坐标。从图2中可以看出,乙阶段的就业比重分别为工业接近30%,服务业稍高于20%,而在农业中的就业率约为50%,结合图1,③时段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50%,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区域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