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八)
2017-08-25 19:07:5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构成图”和“人口性别与年龄构成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甲图为世界上某一地区的某一国家,该国最有可能位于2.若甲图为我国的某一城市,该城市最有可能是3.若乙图X为女性,则该国家和城市的主要产业最有可能是 A.东亚 B.北美 C.西亚 D.拉美 E.乌鲁木齐 F.北京 G.成都 H.深圳 I.资源密集型 G.劳动力密集型 市场指向型 动力指向型
参考答案:1. C 2. D 3. B
本题解析:1.根据甲图所示,该地区该国家外来人口超过了本地人口。目前西亚地区石油资源丰富,基础设施的建设吸引了大量的外籍劳工,有些国家外来人口超过了本国人口。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选项中深圳位于东南沿海地区。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3.该地区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显示女性劳动人口较多,劳动人口总比重高,所以最有可能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下图所示的生产模式最可能适用的地区及其优点是

[? ] A、东北森林地区;利于林区经济发展 B、西北沙漠地区;利于生态环境改善 C、江南丘陵地区;利于循环经济发展 D、青藏高原地区;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株洲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商业城市,据此回答问题。1.株洲丘陵山区的自然土壤是2.株洲风景优美,树木葱郁,此处的自然植被属于 A.砖红壤 B.水稻土 C.黑土 D.红壤 E.常绿硬叶林 F.常绿阔叶林 G.落叶阔叶林 H.草原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土壤和植被。 1.株洲位于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受亚热带气候影响,故自然土壤为红壤。 2.亚热带季风气候下,发育的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生态足迹是人们所消耗的每种消费品的生物生产面积的总和。有效生态承载力是自然能够对人类提供的生态服务。分析表中的数据,完成问题。
世界上部分国家的人均生态赤字资料(单位:公顷/人)
| 国家
| 生态足迹
| 有效生态承载力
| 生态赤字
| 国家
| 生态足迹
| 有效生态承载力
| 生态赤字
| 新加坡
| 6.9
| 0.1
| -6.8
| 冰岛
| 7.4
| 21.7
| 14.3
| 比利时
| 5.0
| 1.2
| -3.8
| 新西兰
| 7.6
| 20.4
| 12.8
| 美国
| 10.3
| 6.7
| -3.6
| 秘鲁
| 1.6
| 7.7
| 6.1
| 英国
| 5.2
| 1.7
| -3.5
| 澳大利亚
| 9.0
| 14.0
| 5.0
| 日本
| 4.3
| 0.9
| -3.4
| 巴西
| 3.1
| 6.7
| 3.6
| 小题1: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1.2公顷/人,人均有效生态承载力为0.8公顷/人,则中国的人均赤字为(单位:公顷/人): A.0.4 B.-0.4 C.2.0 D.-2.0
| 小题2:根据计算,1993年全球的人均生态赤字为-0.7公顷/人,1997年全球的人均生态赤字为-0.8公顷/人。下列叙述中,与这两个数据说明的问题相吻合的是: A.生物的多样性不断减少 B.地球上的交通和通信越来越发达 C.人类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越来越近 D.地球的生态环境处在不断改善之中
|
小题3:当生态赤字为负值时,从国家和地区的角度看是使用了别国的资源,从全球的角度看是盗用了下一代的资源。这句话中体现出可持续发展原则有:
A.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形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问题、学生获取有效信息能力和对地理图表数据的处理能力。
小题1:由表中的信息可知,生态赤字=有效生态承载力一生态足迹。
小题2:生态赤字愈小,反映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越严重,生物的多样性不断减少。
小题3: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届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持续性原则要求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漫画:颁奖会?材料二 某工业园区“生产链”示意图

材料三?经济与环境关系模式图

(1)阅读材料一,图中几家企业正在接受颁奖,你能发现这些企业有什么特点?这幅漫画揭示了什么问题?(4分)
(2)材料二工业园区存在着这样一个工业“生态链”,这是“循环经济”理念的一个产物。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4分)
(3)读材料三,判断“经济与环境关系模式图”是否合理,若经济按此模式发展下去,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三方面将如何变化?(4分)
参考答案:(1)这三家企业均属污染型的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而不注意环境保护,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现象。(4分)
(2)减少资源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避免“先污染后治理”,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4分)
(3)合理?环境质量提高;社会经济产品数量增加、质量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水平提高,实现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三者之间的协调良性发展。(4分)
本题解析:(1)材料一反映了目前为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对环境的破坏。(2)材料二中反映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提高资源利用率,并促进可持续发展。(3)材料三从宏观层面展现了循环经济的意义。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从图示中获取有效信息,并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基本要求,调用课本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意义等相关内容即可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