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限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稀缺性资源是
A.水资源
B.石油资源
C.天然气资源
D.太阳辐射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环境。西北地区地处内陆,离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故降水少,气候干旱,水资源成为限制当地发展的最大资源因素。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读下图“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共16分)

(1)填出四大工程的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 ?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 ?工程和? ?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 ?工程。(3分)
(2)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 ?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 ?工程。(2分)
(3)四大工程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共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6分)
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 ? ??;
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 ? ?;
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 ?。
(4)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 ??。(5分)
参考答案:
(1)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
(2)西气东输?青藏铁路
(3)南多北少?西部供过于求,东部供不应求 东部经济发达,西部经济相对落后。
(4)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本题解析:
(1)我国的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南水北调;我国的能源调配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和北煤南运。青藏铁路建设属于交通建设。
(2)西气东输工程从温带大陆性气候经温带季风气候到亚热带季风气候,沿线气候变化显著。青藏铁路工程全部位于青藏高寒地区。
(3)由于我国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故水资源南多北少;注意“供需”差异,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于西部,故能源消费东部大于西部,而我国的能源资源主要分布于西部地区,故西部能源供大于求,而东部供不应求。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于西部。
(4)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的目的地都有上海。对上海地区的影响,可借鉴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的影响,主要从提供大量天然气,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状况;改善能源消费;促进经济发展;并减少了煤炭的使用,可减少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分界线的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B.农耕区和牧业区
C.水田农业和旱地农业
D.冬小麦分布区与春小麦分布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2004年,山东省提出了“积极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口号,使山东由“经济大省”变为“经济强省”。据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11分)

(1)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应主要布局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首的大城市。
(2)二战后,日本经过了①②两次产业转移,其国内主导产业的发展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20世纪80年代②转移主要是以________________ 密集型产业为主,主要转移到我国的____________地区。
(4)山东省能吸引日韩产业转移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济南?青岛?
(2)轻工业 重化工业 高新技术产业?
(3)劳动?东部沿海?
(4)地理位置靠近日韩,劳动力廉价丰富,内部交易成本低,市场广阔
本题解析:(1)沿海地区和省会城市具有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2) 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劳动力密集型轻工业;产业升级,提高重工业的比重;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3)图示②产业转移由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故判断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主要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转移。(4)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区位条件从地理位置、交通、市场、劳动力、政策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注意从图示提取有效信息,并掌握世界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北方地区的全国性商品粮基地具有的突出优势是
A.土壤肥沃,黄土广布
B.温暖湿润,灌溉便利
C.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广大
D.农业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