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2004年5月14日,国家环保总局向新闻媒介紧急通报了发生在浙江舟山附近海域的面积约为8 000~10 000平方千米的特大赤潮灾害。此次赤潮为我国2004年进入赤潮高发期以来的最大的一起赤潮灾害事件,鉴于赤潮含有麻痹性贝毒毒素成分,应警惕在该海域捕捞的蟹、螺、蛎等水产品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据此完成(1)~(4)题。
(1)形成赤潮现象的自然因素主要有( )
A.海水温度? B.海水密度
C.海水盐度? D.潮汐现象
(2)本次赤潮出现的海域位于( )
A.黄海? B.南海
C.东海? D.渤海
(3)舟山附近海域出现特大赤潮灾害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条件是( )
A.寒暖流交汇? B.天文大潮
C.夏季风增强? D.海水富营养化
(4)影响舟山附近海域海水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来源于( )
①江苏 ②上海 ③浙江 ④福建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单选题 3. 将秸秆作燃料,产生的最大环境问题是 ?( ?)
A.产生炊烟、污染环境
B.导致水土流失
C.家畜饲料减少,破坏生态平衡
D.有机质不能还田,土壤肥力下降
3、单选题 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监测资料已于2013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时发布。完成下列各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降低大气PM2.5含量可采取的积极措施有
①积极发展煤炭的气化、液化技术?
②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③加快汽车油质量量的转换升级?
④推广太阳能等新能源,全面替代矿石能源
A.家庭燃煤是PM2.5的首要污染源
B.PM2.5是造成北京雾霾天气的根本原因
C.PM2.5浓度会影响当地气温
D.夜晚近地面气温低导致PM2.5浓度降低
E.①②
F.②③
G.①③
H.②④
4、综合题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乌克兰大平原、中国东北平原和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它们在开发过程中都曾经受到过黑土流失的严峻考验。乌克兰东部是20世纪世界著名的工业区之一,冶金、机械、电力、化学等重工业发达。
材料二?乌克兰地区图.

材料三:?甲和乙两城市的气候数据统计
甲气象站位置:(44.7°N,34.1°E),海拔181米
|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0.3
| 0.3
| 3.6
| 10.2
| 15.2
| 19.1
| 21.4
| 21.0
| 16.6
| 10.8
| 6.3
| 2.4
|
降水量(mm)
| 42
| 33
| 37
| 33
| 44
| 53
| 55
| 41
| 37
| 32
| 44
| 54
|
?
乙气象站位置:(51.5°N,31.3°E),海拔141米
|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7.1
| -5.6
| -0.6
| 7.8
| 14.4
| 17.6
| 18.7
| 17.7
| 12.8
| 6.8
| 1.2
| -3.3
|
降水量(mm)
| 42
| 36
| 35
| 42
| 45
| 79
| 83
| 67
| 42
| 35
| 48
| 47
|
(1)从外力作用的角度来看,乌克兰平原土壤侵蚀以___________侵蚀为主,三江平原以___________侵蚀为主,乌克兰平原侵蚀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资料中的数据,对比分析甲和乙两城市气候的差异。
(3)20世纪90年代, 黑海水质开始恶化,成为名副其实的“黑”海,分析其水质变化的原因及应该采取的措施。
5、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高尔夫球场一般设在丘陵地带的开阔缓坡地上,占地65~75公顷,球场大面积草坪养护需要大量的水,球场应选择环境优雅、气候宜人的区域,如湖边、林间、风景地、山坡地等。保养草场草皮,需用大量的化肥、化学除草剂和杀虫剂。
(1)图中适合建设高尔夫球场的地方是________A、①B、②C、③D、④
(2)简述高尔夫球场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为X—Y处的地质剖面图,1、2、3、4、5岩层的年龄由老到新,说明Y山地形成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