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黄土高原的黄土是经过西风从中亚地区搬运过来的,在此地沉积而形成;黄土土质疏松,加上该地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天气,因此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形成表面千沟万壑的形态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为某地区的水平地质剖面图。据此回答13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注意该图为水平地质剖面图而不是垂直剖面图,根据水平方向岩层年龄关系判断,乙处岩层年龄较两翼老,位于致密的向斜轴部。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叙述中符合板块构造学说的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板块构造学说将地球表面划分为若干刚性的岩石圈板块;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形成的。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当地时间2011年11月19日19点51分(北京时间15点51分),, 下图所示地区东北部海域发生6.1级地震。回答下列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示的纬度以岛屿轮廓判断,该岛为新西兰南北二岛,所以M、N两条经线的经度分别为175°E和170°E 。故选C。
【小题2】从板块的边界位置分析,其分界线以西板块为印度洋板块,边界类型为消亡边界,移动方向为向东南方向移动。故选B。
考点:世界地理的空间位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不同岩石具有不同的成因,下图表示岩石圈物质循环。
小题1:图中①~④分别代表的作用是
A.熔融作用、外力作用、变质作用、冷凝作用
B.冷凝作用、熔融作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
C.变质作用、外力作用、熔融作用、冷凝作用
D.熔融作用、外力作用、冷凝作用、变质作用
小题2:上图中表示大理岩形成过程的数码代号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壳物质循环: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受流水、风、冰川、海浪等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生成的岩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从岩浆形成各类岩石,再到新岩浆的过程,就是地壳内部的物质循环。图中①为重熔再生;②为外力作用;③为变质作用;④为岩浆的上升冷却凝固。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大理岩属于沉积岩变质形成,图中③为变质作用。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水的运动》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