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区域地理》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九)
2017-08-25 19:39:3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关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②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③ 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④ 改变了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2、单选题 读“2006年11月7日(立冬)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季节状况图”,回答1—2题:
 小题1:形成图中我国各地在同一天出现有三种季节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地形地貌地区差异 C.各地纬度差异大 D.各地经度差异大
| 小题2:此时由西南到长江以南地区形成大范围降雨,其形成原因最可能是 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锋面在附近活动 C.山地抬升偏北风 D.受台风登陆影响
3、单选题 读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比较(2002年)表,回答1一3题。 1.从表中可以看出,人均谷物产量最高的是2.表中六个行政区中,农业科技投人最多的是3.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东北地区增加粮食产量的合理途径可能是 A.上海 B.黑龙汀 C.吉林 D.浙礼 E.上海 F.黑龙江 G.江苏 H.浙江 I.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G.大面积采用大棚技术,提高复种指数 增加劳动力,精耕细作 增施有机肥,保持土壤肥力
4、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规划建设的”西三角经济区”包括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至天水经济带,将打造成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之后的我国经济第四增长极。
 材料二?成都、西安气候统计材料
城市
| 1月均温(℃)
| 7月均温(℃)
| 年降水量(mm)
| 年平均日照 时数(小时)
| 无霜期(天)
| 成都
| 6
| 26.1
| 1500
| 1071
| 296
| 西安
| -0.9
| 26.6
| 658
| 2267
| 232
| ?材料三
 (1)指出西藏南部特色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并分析形成的主要原因(6分) (2)与珠三角经济区相比,规划建设中的西三角经济区有哪些有利条件?(8分) (3)指出西安和成都一月气温差异并分析原因。(8分) (4)横断山区水能资源丰富。近年来国家加大了该地区水能资源的开发力度,但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见,认为不宜大规模的开发。请表述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
5、单选题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据此回答: 小题1:下列关于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游和中游的划分界线是宜宾 B.下游没有支流汇入 C.流域内部分河段有结冰期 D.干流经重庆、成都、武汉、上海四大省级行政中心
|
小题2:“人在江底走,水在头顶流”描述的是? (? )
A.金沙江段
B.川江段
C.荆江段
D.扬子江段
小题3:长江三峡水电站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 ?(? )
①缓解华中、华北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
②产生的电能带动当地一、二产业的全面发展
③以清洁的水电替代火电,可大量减少火力发电产生的有害气体、废水和废渣
④可防御长江中下游地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