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长江三角洲主要面临的环境问题是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
2、单选题 迁移农业对热带雨林的影响主要有
A.能够促进森林的再生
B.使土壤肥力下降
C.休耕期越短雨林恢复的越好
D.迁移农业是破坏雨林的最主要方式
3、单选题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的合理开发限度为40%。而当利用率超过40%时,即表明严重缺水,可能制约经济发展,并导致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问题。据材料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水资源可利用量高于世界平均值
B、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准噶尔盆地
C、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利用率
D、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是调水
2、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的原因是
[? ]
A、降水总量小
B、降水年际变化大
C、浪费更严重
D、水资源需求量大
3、河西走廊水资源开发利用中,违背可持续发展区际公平性原则的是
[? ]
A、土壤沙漠化和盐碱化日益加剧
B、河流下游水量锐减,甚至断流
C、地下水逐渐增加,水循环加快
D、植被退化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
4、单选题 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湿的土壤分别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从盒子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不同的是在其中一个盆子内,将一块微湿的海绵压入“小山”底端的土壤里(见图)。分别用两个喷水壶,往“小山”上洒等量的水,模拟降水。观察、比较两个盒子内水面发生的变化。

1、放有海绵的盒子的水面与另一盒子的水面相比
[? ]
A.高出很多
B.高出稍许
C.高度相同
D.高度较低
2、实验中海绵代表的地理环境是
[? ]
A.黄土塬
B.沙滩地
C.沼泽地
D.自流盆地
3、该实验模拟的地理事实是
[? ]
A.湖泊能够调节空气湿度
B.坡度变化会改变地表径流量
C.湿地能够吸纳地表径流
D.降水变化能够影响自然环境
5、综合题 (18分)读我国某河流(河段)流域示意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该河段水系流域面积约13万平方千米,流域内平均降水量为375.3毫米/年。历史上,这里曾经水草丰美、牲畜兴旺,现在该地不仅为重要的农业区,同时矿产也得到进一步开发。近20年以来,该河流多次出现断流现象。
材料二:? A城市水文站的河流断流统计
时段
| 断流年数
| 断流天数
| 径流量(亿m3)
|
1991~1995年
| 1
| 61
| 9.62
|
1996~2000年
| 5
| 817
| 4.43
|
2001~2007年
| 7
| 2555
| 0
|
(1)根据材料,简要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河上游来水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6分)
(2)该河段断流现象的延续,将会使该流域产生哪些生态环境问题。(6分)
(3)结合图文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提出解决该河段断流现象的一些具体措施。(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