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卷《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八)
A.70° B.50° C.30° D.10°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甲乙两点相对于地球的球心对称,乙的经度为160°E,所以甲地的经度为20°W。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根据“地球公转速度较大”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为冬半年,太阳直射点位于20°S,所以丙地40°N正午太阳高度为30°。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3:根据“地球公转速度较大”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为冬半年,20°W地方时为12:00,则丙地16:48日落,40°N的北京的昼长约为9.5小时。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面是上海地区不同朝向冬至日日照时间与建筑物之间间距的关系曲线图。图中比例为前栋建筑物高度H与建筑物间距L之比。完成下列各题:(10分)
⑴正南方向没有日照的H:L范围是?。
⑵当H:L为1:1.4时(即建筑物间间距为前楼高度的1.4倍)时,正南朝向有日照?小时,南偏西30°的朝向有日照约?。
⑶要求建筑物有5-6小时的日照,最佳的朝向和间距选择是?。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若此刻东半球为夜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A.70°E
B.90°E
C.70°W
D.110°W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东半球的范围是:20°W→0°→160°E,西半球的范围是160°E←180°←20°W。东半球为夜半球,西半球为昼半球,中央经线为110°W。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下图中abcd四条曲线分别表示A、B、C、D四个地点全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读图回答:(每空2分,共8分)
(1)A、B、C、D四个地点按纬度值的大小,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2)四个地点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的幅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3)7月上旬四个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此后10天中白昼时间逐渐增长的地点是?。
参考答案:
(1)C>D>A>B(2分)
(2)C>D>A>B(2分)
(3)B>D>A>C(2分)? A、C(任答对一个给1分,共2分)
本题解析:
(1)图中C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有0°时,表明该地有极夜现象,纬度最高;D的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没有直射现象,应位于回归线与极点之间;A点一年中只有一次正午太阳高度达90°,应位于回归线上;B地一年中有两次正午太阳高度达90°,应位于回归线与赤道之间,所以其纬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C>D>A>B。
(2)因纬度越高,一年中白昼时间越长,黑夜时间越长,所以昼夜长短变化的幅度越大,所以四个地点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的幅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C>D>A>B。
(3)读图中7月上旬四个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数值可知,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B>D>A>C;图中A、C两地7月份正午太阳高度小于12月份,所以位于南半球,而B、D两地位于北半球,7月上旬以后10天内,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所以位于南半球的A、C两地昼在变长,北半球的B、D两地昼在变短。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12年5月1日,拍摄者在华北平厍看到日落的位置刚好在某直线铁路的两根铁轨间(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问題。
小题1:该铁路线的走向为
A.东一西走向
B.东南一西北走向
C.南一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
小题2:一年中出现该景象的另一日期约为
A.2012 年 8月14 日
B.2012 年 10月 18 日
C.2012 年 4 月 5 日
D.2012 年 12 月 20 日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2012年5月1日,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日落是在西北方向,而日落的位置刚好在某直线铁路的两根铁轨间,由此可以判断该铁路线的走向为东南一西北走向。
小题2:2012年5月1日该铁路线的走向为东南一西北走向,此时太阳直射点距离夏至还有1个月21天,由此可以推出太阳直射点的大概位置,当2012 年 8月14 日时,太阳直射大概也是在这个位置,出现同样的景象。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