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四)
![]() 【小题3】在我国,雨带移动与副高有关系,副高移动最快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参考答案:【小题1】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天气。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为我国某地区一月等温线图。 回答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等值线“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规则。甲处等温线向南弯曲是因凸高为低,所以甲处是气温比周围低,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长白山,山地海拔高,导致气温低。选择C项。
【小题2】位于东部季风区的湖泊是外流湖 淡水湖。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A、B两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2-3题。
小题1:A地气温特点是 ?(?)
A.终年高温
B.夏季高温
C.四季如春
D.终年严寒
小题2:B地降水最多的月份是? (?)
A.4月
B.6月
C.8月
D.12月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可知,A地最冷月均温在15℃以上,为热带;所以 A地气温特点是终年高温。正确答案选A。
小题2:由B图降水量可以判断,最多月份为7、8月。正确答案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气温和降水的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28分)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睡,其西部地区山河相间,山高谷深,东部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不平,省会昆明有“春城”之称。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各题。

(1)图示准静止锋多出现于冬季,安顺与昆明相比,冬季气温 ,降水量 ,降水日数 ,从气团性质看,冬季影响安顺的气团是 。(8分)
(2)昆明是“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的城市。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6分)
(3)石漠化是“石质荒漠化”的简称,云南省是我国石漠化分布集中的省份。简述云南省形成石漠化的自然条件。(6分)
(4)分析云南省西部山高谷深地貌的成因。(8分)
参考答案:
(1)低,大,多,冷气团(每空2分)
(2)海拨高,夏季凉爽(2分);纬度低,冬季常受暖气团影响,多晴朗温暖天气(2分);一旦下雨,气温显著下降(2分)。
(3)气候温暖、降水丰沛而集中(2分),山高坡陡(地表崎岖),水土容易流失(2分),植被稀少(或土层较薄)等(2分)
(4)地处消亡边界附近(2分),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褶皱隆起,形成高山(2分)。河流落差大(流量大,流速快),能量集中(2分),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为主,使峡谷变深。(2分)
本题解析:
(1)冬季时,我国大陆普遍受偏北季风影响,在云贵高原北部,冬季风受高原地形阻挡无法南下而在此滞留,与当地暖气团交锋形成准静止锋,从图中可以看出,安顺位于冷气团一侧,气温低,降水量大,降水日数多。
(2)海拨高,夏季凉爽;纬度低,冬季常受暖气团影响,多晴朗温暖天气。因此“四季无寒暑”。因海拔高,大气保温作用弱,一旦降雨,地面温度迅速降低,形成“一雨便成秋”。
(3)石漠化是由水土流失导致地表图层变薄,甚至基岩裸露,无法生长植物的现象。云南省石漠化的形成是该地气候、地形、植被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该地为季风气候,气候温暖、降水丰沛而集中,高原地形、地表崎岖,加之植被稀少易造成水土流失,致土层变薄,形成石漠化。
(4)云南西部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边界附近,两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褶皱,地表向上隆起,形成高大的山地。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河流下蚀作用强,易形成峡谷。
考点:天气系统、气候、石漠化成因、地表形态的塑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每年从“冬至”开始,北半球逐渐进入了最寒冷的日子,称作“数九寒天”。我国民间自古流传着许多数九、画九和写九的风尚习俗。下图中左图为古代某画九局部图,此图的画法是:“上晴下阴,左风右雨雪中心”,即把圆形“双鱼(黑鱼和白鱼)”图,或上、或下、或左、或右只画出一部分(黑鱼)以表示当日天气状况,简明清楚。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左图虚线框内(M处)所示两天的天气状况变化是( )
A.雨转阴
B.雪转阴
C.阴转晴
D.风转睛
【小题2】右图中,可能出现左图N处(虚线内为双鱼图中心)天气状况的是(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材料,结合图中黑鱼的位置分析,M处之前一天黑鱼在右侧,表示有雨。后一天黑鱼在下侧,表示阴天。所以,M处所示两天的天气状况变化是雨转阴,A对。
【小题2】根据材料分析,N处只画了中间部分,说明其是“雪中心”,即为下雪天气。根据右图数值分析,图中各点,A、B位于暖锋附近,没有降雪天气,A、B错。C位于冷锋锋后,有雨雪天气的可能,C对。D在冷锋锋前,无降雪天气,D错。
考点:常见天气系统及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区域地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