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多选题 读我国某地区重要产业基地分布示意图,完成问题。
1.该地区的产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2.有关解决该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困境的举措正确的是
A.资源指向型和重化工业所占比重大
B.土地资源开发过度,农业开发潜力小
C.加工工业水平高,精细产品比重大
D.农业生产效率高,产品商品率高
E.利用高新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F.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
G.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H.发展交通,全面利用区外资源保护本地资源
参考答案:1. AD
2. AC
本题解析:1.该地是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发展重工业为主;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地广人稀,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2.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新能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如图示意某城市交通、工业区的分布。读图,完成问题。
1.该城市传统工业区空间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2.该城市新工业区的区位优势在于接近
A.受地形影响
B.运输方便
C.考虑盛行风向
D.接近居住区
E.高速公路
F.市中心
G.运河
H.机场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城市功能分区),解题关键是看清图例。
1.读图可知传统工业区沿运河成条带状延伸。
2.由图可知,该城市新工业区附近有高速公路。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我国四个平原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平原范围),回答小题。
1.主要的粮食作物与其他三地区不同的是2.关于四个地区农业发展方向叙述,正确的是3.目前四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A.甲
B.乙
C.丙
D.丁
E.甲——巩固商品粮基地优势,扩耕增产
F.乙——退耕还湖,大幅提升林牧业比重
G.丙——加大科技投入,发展城郊高效农业
H.丁——利用南水北调工程,发展灌溉农业
I.经济相对发达,就业机会多
G.现代农业发达,劳动力需求大
生态环境优越,适宜居住生活
农业基础好,农副产品供应充足
参考答案:1. D
2. C
3.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和河流、湖泊等地理事物的分布可判断,甲为鄱阳湖平原;乙为洞庭湖平原;丙为长三角;丁为华北平原。甲、乙、丙三大平原都位于长江流域,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水稻,而丁为华北平原,主要的粮食作物为小麦。
2.结合上题结论,甲乙两地湿地破坏严重,故退耕还湖,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产是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A、B错误;丁地大力发展灌溉农业可能加重土地盐碱化,D错误;丙地区由于城市化的发展,故加大科技投入,发展城郊高效农业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向,C项正确。
3.目前,经济因素是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故由于上述四地都位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故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人口迁移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抓住图示的经纬度位置、河流、湖泊分布等信息准确进行区域定位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我国不同区域的农业生产概况和发展方向,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等内容综合分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澳大利亚的主要出口农牧产品是
A.小麦和羊毛
B.棉花和牛肉
C.小麦和牛肉
D.小麦和奶制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澳大利亚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其中墨累-达令盆地是
小麦牧羊的混合农业。选择A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8为我国正在规划建设的“四纵四横”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网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1.我国高铁规划建设图中,高铁分布:东部稠密、西部稀少,主要原因是2.下列关于我国高铁发展带来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东部地区为平原,利于高铁建设
B.东部地区的科技力量比西部雄厚
C.东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比西部高
D.东部地区自然条件比西部优越
E.促进地区之间信息和技术的交流
F.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G.使交通运输向高速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H.提高我国货物运输的出口量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交通线建设。
1.影响交通线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图示反映高铁建设主要改善我国的国内运输条件,而对货运出口量影响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