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球》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八)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图1—2)回答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将小题3:题干改为叙述错误的:
小题1: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这一天,为北半球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当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这一天,为北半球的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无极昼极夜的区域。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3:当地球运行到D附近时,为北半球冬至日,为北半球的冬季,长江流域枯水期,所以不容易发洪水。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在
A.北回归线
B.赤道
C.南回归线
D.北极圈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到达最北纬度为北回归线。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09年7月22日,我国境内发生了本世纪历时最长的一次日全食天象。2010年1月1日和15日天象奇观“月偏食”与“日环食”又分别上演。读图回答问题。1.图1中涉及的天体系统有几级2.2009年7月22日长江流域日全食发生时,地球所处的位置大致是图2中的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E.a位置
F.b位置
G.c位置
H.d位置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日食的形成。
1.图示包括地月系和太阳系。
2.日全食发生时间为7月22日,即夏至日过后,故a位置符合。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n bsp; 该图中,L1为晨昏线,L2为北纬60度纬线,P、Q为L1 与L2的两个交点,O为L1中PQ段中点。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当O点与北京的地球表面距离达到最短时,北京时间可能为
A.6月22日23时44分
B.12月22日12时16分
C.6月22日11时44分
D.12月23日0时16分
小题2:设O点的纬度β,北半球夏半年时,L2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120°—β
B.β—30°
C.2β—90°
D.180°—2β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当O点与北京的地球表面距离达到最短时,太阳直射应位于北回归线且北京地方时为12时,此时北京时间为12月22日12时16分。
小题2: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根据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根据O点的纬度为β,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等于(90°-β),而L2的纬度为60°N,计算得其正午太阳高度为120°—β。
点评:本题看似比较难,但实际试题的设计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晨昏线上的时间基本信息(0点或12点)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进一步推理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