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2012年9月7曰,云南省弈良县与贵州省威宁自治县交界地区连续发生里氏5.7级(震源深度14公里)和 5.6级(震源深度10公里)的地震,震中位置如下图所示,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震后,连续多日的阴雨天气和多地发生滑坡严重影响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1)据材料分析,此次地震震级不高但破坏性大的原因。(6分)
(2)据材料分析,诱发滑坡的主要因素。(4分)
参考答案:
(1)①两个地震先后到来会有叠加效应,余震多;②震源较浅,导致烈度大;③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建筑物抗震强度低,倒塌情况严重;④震中位于县城,人口密度较大。(答出任意3点,即得6分)
(2)①前期发生多次地震,岩体破坏,土质疏松。②灾后持续的降雨,导致土层松动,易形成滑动面;(4分)
本题解析:
(1)地震的破坏性强弱的影响因素有:①地震震级本身的大小;②震源深度;③震中距,即离震中的距离大小;④离地表破裂带的距离;⑤当地的土质,岩性等地质条件;⑥房屋建筑物的质量。依据材料可知:此次地震震级并不高,但是震源深度只有十几公里,比较浅,故破坏性大;而且是连续发生,当两次地震叠加时,破坏性会增大。依据图中震中位置可知,震中附近人口密集,即震中距较小,且人口密度较大,故破坏性大。根据图中提到的地震发生位置:横断山区附近。此处位于板块交界处附近,地壳运动活跃,地质条件差,故破坏性大。因当地经济条件落后,故建筑物质量较差,故破坏性大。材料中还提到“震后,连续多日的阴雨天气和多地发生滑坡。”说明地震引发了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不仅会影响救援,还会增大地震所产生的危害。
(2)此题可从滑坡形成的条件入手。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形成条件是:地表物质松散;形成一定的软弱面;有一定的动力(重力或者雨水冲刷等)。材料中提到“震后,连续多日的阴雨天气和多地发生滑坡”,说明由于地震导致地表物质破碎,容易形成软弱面,又因多日降水,导致图层松动,软弱,面很脆弱,容易形成滑坡。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 我国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涝灾害发生,使国民经济和人民财产蒙受巨大损失。形成暴雨的条件主要有
[? ]
A、一定有地形的阻挡
B、较长时间地受热带反气旋控制
C、丰富的水汽和强烈的上升气流
D、连续的低温冷冻天气使大量水汽凝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2013年11月8日,有气象记录以来登陆时最强台风“海燕”重创菲律宾的莱特岛,其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是:
A.地震
B.水土流失
C.暴雨洪涝
D.滑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地震为内力作用形成,不是台风引起的,A错;台风带来大量降水导致水土流失,但不是气象灾害,台风的直接危害主要是狂风、暴雨、风暴潮,C对;滑坡是山坡整体下滑的现象,受降水影响,台风可能诱发滑坡,但台风一定会造成水土流失,不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龙卷风是一种强烈的、小范围的空气涡旋,是在极不稳定天气下由空气强烈对流运动而产生的,是危害较大的气象灾害。读江苏省龙卷风发生次数(1951—2007年累计)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说出江苏省龙卷风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原因。(6分)
(2)简要分析龙卷风的主要危害及防御措施。(9分)
参考答案:(1)夏季最多,冬季最少(2分);沿海多,内陆少(东南多西北少;东多西少;大型水体多丘陵山地少)(2分);沿海地区(东南地区)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加之夏季的高温闷热天气,龙卷风多发。(2分)
(2)危害:强风使庄稼果木瞬间被毁,交通中断,房屋倒塌,人畜生命遭受损失(3分)。防御措施:加强对龙卷风的跟踪监测、预报;加固房屋等基础设施;大力加强宣传,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等(6分)
本题解析:
(1)由龙卷风的概念和江苏省龙卷风发生次数(1951—2007年累计)分布图可以判断,江苏省龙卷风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夏季最多,冬季最少;沿海多,内陆少(东南多西北少;东多西少;大型水体多丘陵山地少)。原因:沿海地区(东南地区)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加之夏季的高温闷热天气,龙卷风多发。
(2)龙卷风的主要危害:强风使庄稼果木瞬间被毁,交通中断,房屋倒塌,人畜生命遭受损失。防御措施:加强对龙卷风的跟踪监测、预报;加固房屋等基础设施;大力加强宣传,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等。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2006年入秋以来杭州因受“咸潮”影响,饮用水出现危机;“咸潮”发生原因可能是
[? ]
A、钱塘江上游的水量减少
B、每月大潮发生的次数增多
C、海水的盐度总体上在增加
D、日本暖流进入钱塘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