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图》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A.由海中珊瑚虫的遗骸堆筑而成。 B.由海底火山的喷发物堆积而成。 C.由海底的地壳隆起和抬升而成。 D.泥沙在大河入海口处堆积而成。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中间两格面积约为
S = (5'/60') * 110Km/1°* (10'/60') * 110Km/1°* Cos27°
=9.16*16.3
=" 149" Km2
小题2:由等高线可以判断出该岛上有火山,故该岛为由海底火山喷发物堆积而成的。由定位可知该岛地处南太平洋中部,不可能在大河入海口。
小题3:游客拍摄照片时,该地地方时为13:00。接近正午,当地(27°S)太阳位于北方;13:00时当地太阳位于偏西方;即太阳位于西北方。④处地势较高,向天空拍摄照片时不可能拍摄到地势较低的海边的石像。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下面两个岛屿图,回答下面问题。
【小题1】甲岛位于乙岛的( )
A.西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比例尺比乙图小
B.甲岛屿的面积比乙岛大
C.甲、乙两岛都在东半球、中纬度
D.甲岛南北距离比乙岛短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可以从两个方向考虑,一是可以根据岛屿的轮廓形状直接判断相对位置,甲为台湾岛,乙为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所以甲位于乙的东北方向;二是据经纬度判断。
【小题2】甲乙两幅图图幅相同,纬度相近,但是甲图经度跨度小,表示的实际范围小,而乙图经度跨度大,表示的实际范围大,所以甲的比例尺比乙的比例尺大,故A错误;甲岛屿的实际面积比乙岛的小,故B错误;东西半球的界限为20W和160E,纬度带的划分以30和60为界,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所以甲位于西半球,低纬度,乙位于东半球,低纬度,故C错误。
考点:考查经纬度的判读及其相对位置判定,以及有关比例尺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为四幅等高线分布图,若图中等高线的数值皆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递减,完成各题。
【小题1】若四幅图的等高距皆为50米,比例尺分别为1:10000、1:20000、1:30000、1:40000,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③>②
D.④>①>③>②
【小题2】若四幅图的比例尺皆为1:10000,等高距分别为10米、20米、30米、40米,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④>①>③>②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因为图为四幅等高线分布图,图中等高线的数值皆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递减,根据坡度=高度/水平距离。四幅图中的等高距皆为50米,说明高度一致,则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选A。
【小题2】因为 四幅图的比例尺皆为1:10000,等高距分别为10米、20米、30米、40米,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依据坡度=高度/水平距离。四幅图中的比例尺皆为1:10000,说明水平距离一致,等高距越大,说明高度越大,坡度也就越大,答案选B。
考点:地面坡度的大小与比例尺的关系。
点评:本题是一中等难度题目,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计算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地震发生时,附近轮船上的人的感觉是
A.左右摇晃
B.上下颠簸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震波,地震波分为纵波(P)和横波(S)。纵波可以通过固、液、气体。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纵波波速比横波快。地震发生时,附近轮船上的人的感觉是上下颠簸,而无左右摇晃。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某火山岛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位于
A.东半球东时区
B.东半球西时区
C.西半球东时区
D.西半球西时区
【小题2】该岛海拔最高不超过
A.1800米
B.1200米
C.1400米
D.1600米
【小题3】现有一旅游团打算攀登此山,沿下列哪条线路登山较省力
A.西坡
B.北坡
C.东坡
D.南坡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A
【小题1】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地图》考点预测(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