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A.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限制越来越强烈 B.加大科技投入,成为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 C.水稻的生长已不受地域限制 D.自然条件在农业生产中已无足轻重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农业生产具有两个显著特征: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我国双季稻产区的形成说明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双季稻说明水稻一年两熟,体现了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周期性。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影响农业的区域因素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自然条件可以进行改造,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所减弱;所以A错误,但并不是自然条件在农业生产中已无足轻重,农业生产仍然受地域的限制,所以C、D选项也错误。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3:双季稻可以实现一年两熟,是因为热量水分条件充足,所以双季稻生产的决定性因素是水热条件。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世界某区域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及气温降水图,完成下列要求。
(1)B、C两图中与A图中甲地(阴影部分)气候类型相匹配的是______图,这种气候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甲地农业生产的主要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说明乙地农业生产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地农业生产的最大障碍是_____________,乙地主要的农作物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受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或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2)①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可保持土壤肥力,形成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②忙闲错开,便于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活动③可以更具市场需求和政府政策,决定种植与放牧规模,经济收入稳定。
(3 )农业单产高;生产规模小;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低。
(4 )洪涝灾害频繁;水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适时”,这反映了农业生产的___________特点? (? )
A.地域性
B.季节性
C.周期性
D.个体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生产是人类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来获得农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因为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受到自然条件光照、热量、水分的影响,所以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适时”说明农业生产应该遵循季节的变更,因时制宜的发展农业生产,符合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所以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填表题  根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需要,科研人员对某生态脆弱区的农业土地利用拟定了三种方案(表1、表2),回答问题。
表1∶农业用地构成(%)
| 方案 | 农耕地 | 苹果园 | 林地 | 草地 | 菜地 | 
| A | 44.1 | 2.4 | 12.9 | 40.5 | 0.1 | 
| B | 18.1 | 11.6 | 36.8 | 33.4 | 0.1 | 
| C | 10.1 | 19.6 | 36.8 | 33.4 | 0.1 | 
| 方案 | 侵蚀量比较*(%) | 径流量比较*(%) | 土地利用总收入(万元/年) | |
| 3~8年内 | 8年以后 | |||
| A | 100 | 100 | 57 | 57 | 
| B | 64 | 52 | 50 | 88 | 
| C | 50 | 40 | 48 | 112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1) 图中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甲?,乙?。
(2) 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点是?。
(3) 甲国图示区域发展该种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4分)
(4)试述乙国农业经营方式的显著优点:(3分)
参考答案:
(1)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
(2)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3)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4分)
(4)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时间安排合理高效,灵活性和市场适应性强。(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1)甲表示美国中部的小麦、玉米带,属于商品谷物农业;乙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和西南部,为混合农业区。(2)农业生产特征主要从生产规模、商品率、机械化水平、科技水平等方面分析。(3)影响农业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4)澳大利亚东南部采用小麦—牧羊混合发展;利于形成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农忙时间错开,利于合理安排农事生产;生产多种农产品,故市场适应性强,可按市场需求量的变化,合理安排各农业类型的生产规模。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宇宙与地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