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A.南极圈出现极昼 B.北极圈出现极昼 C.南半球中高纬度昼长夜短 D.北京、伦敦、莫斯科、圣保罗昼夜平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D
小题1: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运动。
小题1:太阳直射点位于B位置,即表示北半球夏至日,故B项正确。
小题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时,即表示北半球秋分日,则全球昼夜平分。
小题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时,即表示北半球冬至日,地球公转正逐渐接近近日点(1月初),故A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某地有一口井,一年中有两天正午太阳直射井底,这口井位于
A.南、北极点
B.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
C.南北极圈以内
D.南、北回归线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有两次正午太阳直射井底,说明该地一年内有两次太阳直射,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09年2月2日,中国南极科考队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DOME-A地区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内陆科学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读下面“南半球海陆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如果图中a表示晨线,则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
A.23°26′S,90°W
B.23°26′S,90°E
C.23°26′N,90°W
D.23°26′N,90°E
小题2:图示时刻,A、B、C、D四地中,昼长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分别是( )
A.C地和D地? B.B地和A地
C.D地和A地? D.D地和D地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地理概况。
小题1:图示中心点表示南极,故自转方向为顺时针,a表示晨线,则顺着自转方向即将进入昼半球,故图示南极圈以内都出现极昼现象,故判断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S;图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位于0°经线上,即地方时为6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12点所在经线,计算得90°E。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故越往南昼越长,D点昼长最长;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自南回归线上向两侧递减,故A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图1完成1—2题。
小题1: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四季的更替
C.运动物体偏向
D.地方时差异
小题2:图示季节内,P地?
A.盛行东北信风
B.正午太阳高度可能达全年最大值
C.当地时间6时日出
D.此日过后白昼逐日变长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1:B
本题解析:小题1:电灯代表太阳,波动地球仪代表地球自转,所以能够演示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AB属于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C选项属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结果,但演示过程中没有涉及到地表运动的物体,所以也不正确。
小题1:图是季节,北极附近极夜,南极附近极昼,是北半球的冬半年。P地位于南半球中纬度地区,不可能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影响,A错误。如果是12月22日,则B正确。日出时间会早于6点,C错误。D选项,不能判断次日过后,白昼的变化情况。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当太阳直射B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各地昼夜等长
B.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
D.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小题2:图中表示夏至的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小题3: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时,南回归线上的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A.66°34 ′
B.90°
C.46°52 ′
D.43°08′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D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第25题,当太阳直射B点时,表示北半球夏至日,A项我国各地都昼长夜短。错误。B项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的达一年中最大。错误。C项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正确。D项地球公转接近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错误。
小题1:第26题,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即B点。
小题1:第27题,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当地纬度23.5°S和直射点纬度23.5°N的距离),计算得43°。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环境与环境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