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二)
A.水土流失 B.荒摸化 C.盐碱化 D.沙尘暴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可知①阴山②贺兰山③太行山④渭河,干旱与半干旱分界为年200mm等降水量线,从图中可知,贺兰山是年200mm等降水量线。
小题2:甲地区为我国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垂直解理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暴雨冲刷严重,不合理利用和开矿植被破坏严重时,水土流失严重。
小题3:乙地区为我国宁夏平原,西北降水少,河流水量减少主要是农业生产用水,B对。植被较少和
降水量减少可能会影响河流补给量,蒸发量大不是应当是逐渐减少,不会突然减少。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往东的广大地区被称为“西藏的江南”,其气候成因是(? )
①纬度较低? ②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 ③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海拔较低的谷地,受地形雨影响显著④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降水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被称为“西藏的江南”的地区属暖湿的亚热带气候,这种气候的形成与其位置及局部地形密切相关。该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南部边缘——喜马拉雅山南坡海拔逐渐向南降低的谷地。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①行政区?②自然带?③热量带?④干湿地区
⑤洞庭湖平原?⑥山西省汾阳市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⑤⑥
D.①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的概念。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其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区域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但不一定具有明确的界线,一般行政区划具有明确的界线,而自然区划一般没有明确的界线,界线具有过渡性。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图,完成21~23题。
小题1:能正确反映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的排序是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③②①
小题2:目前,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特点是
A.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优,二、三产业比重较大
B.中部地带的产业结构较优,一、二、三产业比例均衡
C.西部地带的产业结构最优,一、二、三产业均在27%~41%之间
D.西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生产力水平较高
小题3:三个地带比较
A.①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小,说明其第一产业发展落后
B.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③地带的第一产业比重将会大幅度地提高
C.三个地带发展第三产业有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D.随着经济的发展,三个地带的第二产业比重将会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会有所下降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太阳辐射?②距海远近
③季节风向?④纬度位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影响甲地区等降水量线走向的最主要因素(? )
A.地形
B.海陆位置
C.季节风向
D.纬度位置
答案:A?
小题3:图中地区跨几个干湿地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小题4: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
A.水能、石油
B.土地、森林
C.水能、森林
D.水能、矿产
小题5:东北地区平原广阔无垠,一首诗歌曾提到“……这里的土地肥到家,插根筷子会发芽,栽上柴禾也开花……”足见其土壤肥沃。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是(?)
①黑土土层变薄,肥力下降
②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③不合理灌溉,土壤盐碱化
④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小题4:C
小题5: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东部地区。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北地区的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距海远近和夏季风的风向。
小题2:甲处降水集中的原因是位于山地迎风坡,并且地势起伏较大。故选A项。
小题3:图示降水量大于800mm地区,为湿润地区;降水量400—800mm之间为半湿润地区;降水量200--400mm之间为半干旱地区;故共跨3个干湿地区;
小题4:甲地区为山区,河流落差大,且降水量丰富,因此是水能资源丰富的区域,同时由于降水较多,植被茂盛,故森林资源丰富。
小题5: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问题:一是由于黑土利用过程中,缺少养护,且由于水土流失导致黑土肥力下降;二是由于过度开垦湿地,而导致湿地面积缩小。故选A项。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大气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