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二)
A.夏季降水 B.春季降水 C.深层地下水 D.地下水 |
参考答案:
小题1:. D?
小题2:. D?
小题3:. D?
小题4:. C ?
小题5:. D
本题解析:
小题1:结合图像和气候信息,将图示区域定位为甘肃祁连山、河西走廊地区。
小题2: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流属于内流河,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夏季降水补给为主,小题3:由于上游地区用水量大,导致河流尾闾地区水量减小,农业区萎缩;
小题4:同时上游森林破坏,过度开采地下水,破坏了泉水的补给水源,导致泉水消失。
小题5:协调本地区发展和环境之间关系的途径只能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10年我国部分省区(图中数码所示)二氧化硫排放量统计图(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数码标注的省区中
A.自北向南二氧化硫排放量逐渐减少
B.南方省区较北方省区二氧化硫排放量少
C.人口众多区域生活二氧化硫排放多
D.珠江三角洲工业二氧化硫比重高
小题2:④省生活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水平高
B.集中供暖耗煤多
C.煤炭资源丰富
D.生活耗煤多
参考答案:
小题1:BD ?
小题2:CD
本题解析:
小题1: 此题主要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并掌握我国南北方的划分,其次考查读图综合分析能力。根据图中数值,二氧化硫排放量山西为124.9万吨,河南为133.9万吨,江西省为55.7万吨,广东省为105.1万吨,故二氧化硫排放量并非自北向南逐渐减少。我国南北方以秦岭-淮河为界,从图中有数据的省份不难看出,南方各省区均低于120万吨,而北方各省区均高于120万吨,故南方省区较北方省区二氧化硫排放量少。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在图中为空白区域,据图可知,我国的长三角、珠三角人口众多,但广东、上海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并不比河南、山东多。珠江三角洲生产二氧化硫比重高,主要是工业二氧化硫比重较高的原因所致。
小题2:此题主要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区,其次考查贵州省的自然资源或能源丰富程度,解决本题需掌握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图。④省为贵州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其为我国南方省份,冬季无冰期中,不集中供暖,但由于本省煤炭资源丰富,生活用煤多,故生活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大。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 9 为我国西南地区图。
(1)试分析图中①、②两省区种植业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2)试分析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图中③城所在地形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参考答案:
(1)① 省区(西藏自治区)主要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的河流谷地;②省区(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峰岭众多,地面崎岖,只有山间的小盆地,地势平坦,土层较深厚,成为种植业分布的主要地区。
(2)位于成都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沛,雨热同期(气候适宜),农作物生长期长;有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农牧灌溉便利;人口、城镇众多,劳动力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本题解析:
主要考察区域定位和地形与农业的关系。1为西藏自治区,主要发展河谷农业,2为云贵高原地区,特点喀斯特地貌。3成都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丰水期都在夏季,原因是:
A.夏季高温多雨
B.外流区夏季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内流区夏季气温高,冰雪消融量大
C.夏季高温多雨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丰富
D.夏季植物茂盛,能涵养水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下面我国四个省会城市图,回答下列小小题
小题1:当②③两城同时看见日出时,下列现象中正确的是?
A.④城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①城
B.长江中下游平原正值水稻播种
C.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伏旱
D.海南省正处旅游的旺季
小题2:四城市一月平均气温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③②④
B.③①④②
C.①③④②
D.③①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交通线。
小题1:②③两地同时日出,就同时经过晨线,故判断越往北昼越短,故判断为北半球冬季,故选D项。
小题2:冬季我国气温分布基本呈自南向北递减,故①③气温高于②④;结合当地的距离地形,判断①位于四川盆地,冬季气温高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故①高于③;④位于西北地区,距离冬季风源地近,故气温低于②华北平原。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大气的热状况与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