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是自然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灾中应急行动见下图。 据此回答题。
1.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储备的救生类物品主要是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等。该基地及其附近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2.影响应急时间的主要因素是
①储备基地到灾区的距离?②自然灾害的种类
③应急交通线的通行能力?④救灾人员的数量
A.寒潮
B.泥石流
C.旱灾
D.水灾
E.①②
F.③④
G.①③
H.②④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储备基地的救生物品应主要服务于附近地区的应急救灾,所以储备的物资与附近地区的灾害类型密切相关。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都是在发生水灾时要用上的物品,所以可判断该基地附近主要灾害是水灾。
2.从图中可看出,应急时间是指从储备基地到灾区的反应时间。它的长短与两地的距离有关,同时还与交通线的通行能力相关。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防御和资料的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题干的基本信息,并能结合常见自然灾害的救援设备和影响救灾时间的基本因素等内容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回答:
1.下列自然灾害,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①洪水? ②干旱? ③台风? ④泥石流? ⑤寒潮2.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3.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Ⅳ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4.2001年4月7日,新疆北部出现10级以上狂风,气温骤降至-20℃以下,在天山隘口等地出现强沙尘暴天气。这次天气过程
①是春季迅速增温导致的典型暖锋天气过程;
②是极地大陆气团推进造成的快行冷锋天气过程;
③因冷气团不断增温而没有雨雪;
④因当地空气干燥而没有雨雪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③
E.干旱和泥石流
F.台风与干旱
G.洪涝与干旱
H.台风与寒潮
I.干旱
G.台风
泥石流
洪水
①②
①③
②③
②④
参考答案:1. A
2. C
3. C
4. D
本题解析:考查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1.泥石流为地质灾害。
2.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为季风气候,而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是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率较大,所以导致我国容易发生洪涝和干旱灾害。
3.地区Ⅳ为我国西南地区,由于多山,加之降水丰富,所以容易引发泥石流。
4.沙尘暴为快行冷锋天气,由于冷气团空气干燥,所以不会带来雨雪。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图为华北平原某城市平面图,读图回答问题。
1.关于该城市旅游规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2.若在该城市建一疗养院,你认为宜建在何处3.当地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还应注意的问题是
①旅游活动的规模要与旅游区的环境容量相适应
②该地生态环境较脆弱,开发不当易造成生态破坏
③一定程度上限制旅游地的发展,防止破坏自然风光
④利用林地和河湖积极开发观景别墅
⑤为防止水土流失,应限制一切产业活动
A.在进行旅游规划时需要考虑该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等种种因素
B.旅游规划是该城市旅游业发展的纲领和蓝图
C.该城市吸引游客的主要旅游资源有国家森林公园、古代大型园林、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D.该城市与客源市场较远
E.A
F.B
G.C
H.D
I.①③⑤
G.①②④
①②③
②④⑤
参考答案:1. D
2. B
3.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开发。
1.图示该城市位于华北地区,故离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较近。
2.图示B靠近湖泊,位于河流上游,其靠近国家森林公园,故环境优美。
3.④利用林地和河湖积极开发观景别墅,会破坏当地的自然景观之美,错误?⑤限制“一切”产业活动明显错误。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1978~2000年中国县级年均水灾频次图”,回答问题。
1.水灾多发区主要分布在2.关于水灾多发区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平原地区
B.河流中下游地区
C.湿润地区
D.外流区
E.西北地区——融雪洪水
F.东北地区——城市规模扩大
G.黄土高原——连年气候异常
H.长江中下游地区——冰凌洪水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中图例判断,并结合选项比较分析即可。
2.各地区水灾的成因要注意考虑其自然和人为原因。西北地区降水少,其水灾的发生应主要和全球变暖、春季雪灾增多有关;黄土高原水灾主要和该地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等因素有关;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灾多发和围湖造田、降水多且降水时间长等有关;东北地区由于建国后对湿地的开发,导致其蓄水能力减弱,水灾多发。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掌握水灾的主要形成原理,并能利用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进而分析不同地区的水灾主要形成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2010年3月27日20:30,“地球一小时”活动在全球开展。熄灭灯光,向全世界发出“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倡议。全球6000多个城市、超过10亿人参与活动,其中上海(31°N,121°E)、巴黎(48°N,2°E)、悉尼(32°S,151°E)、圣保罗(23.5°S,48°W)四城市加入了全球熄灯一小时活动。,据此回答问题。1.以下四城市熄灯按由先到后排序正确的是2.熄灯一小时活动的主要意义是3.为减少碳排放量,目前上海正积极开发的新能源是
A.上海、巴黎、悉尼、圣保罗
B.悉尼、上海、巴黎、圣保罗
C.圣保罗、巴黎、上海、悉尼
D.圣保罗、悉尼、巴黎、上海
E.全球可大量减少CO2排放
F.全球可大量节省能源消耗
G.唤起人们关注美好的夜空
H.唤起人们关注全球气候变化
I.水能和天然气
G.太阳能与地热能
风能与太阳能
可燃冰和沼气
参考答案:1. B
2. D
3. C
本题解析:1.2010年3月27日20:30,指的北京时间,悉尼位于北京的东侧,熄灯时间比北京早一些,四城市熄灯按由先到后排序正确的是悉尼、上海、巴黎、圣保罗。正确答案选B。
2.熄灯一小时活动的主要意义是唤起人们关注全球气候变化。正确答案选D。
3.可以采用排除法,为减少碳排放量,目前上海正积极开发的新能源是风能与太阳能。正确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