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9-24 06:46:5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据中国地震台网消息,2012年6月24日15时59分在云南、四川两省交界处(见图6)发生5. 7级地震,震源深度11公里。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地壳 B.上地幔 C.软流层 D.下地幔
| 小题2:该地地震可能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有 ①滑坡?②洪涝?③干旱?④泥石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试卷分析: 小题1:震源深度11公里,而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33KM,故判断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 小题2:地震导致岩石破碎,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而洪涝、干旱不属于地质灾害。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分布特征和自然灾害的基本分类。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10分)【地理一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面左图为2001——2005年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次数分布图(单位:次)。右图为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月际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 (1)简述云南滑坡泥石流时间、空间分布特征。(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云南滑坡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时间:各年之间变化大(年际变化大);一年中主要集中在6--8月份(2分)。 空间: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广泛;总趋势是西多东少(或西北多,东南少)。(2分) (2)云南省为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干旱,风化作用强烈,导致岩石破碎;6---8月份,受东南、 西南季风影响,多暴雨,冲刷严重;云南西北部地质条件复杂,地壳运动活跃,岩石破 碎;喀斯特地貌发育,地形起伏大。(6分)
本题解析: (1)读右图,根据图例可以判断,云南滑坡、泥石流发生时间一年中主要集中在6--8月份。各年之间变化大,年际变化大。读左图,结合图例分析,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广泛,总趋势是西多东少(或西北多,东南少)。 (2)云南省为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干旱,风化作用强烈,导致岩石破碎。每年6---8月份,受东南、西南季风影响,该地降水多,且多暴雨,对地表冲刷严重。云南西北部地质条件复杂,地壳运动活跃,岩石破碎。该地喀斯特地貌发育,地形起伏大水流速度快,侵蚀能力强。所以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气候及其异常变化往往成为许多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读“我国四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问题。(12分)
 (1)①地霜冻灾害比②、④地频繁,试简析原因。 (2)②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但局部地区仍时有洪水发生,其原因是什么? (3)③地是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多发地区,与这里的哪些气候特点有关? (4)危害④地农业生产最严重的生物灾害是什么,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1)①地与②地相比,气候湿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农作物播种面积大。 ①地与④地区相比,纬度更高,更靠近冬季风源地,降温强度更大,霜期更长。(4分) (2)受气温升高影响,4~5月(春季)形成融雪洪水;7~8月(夏季)形成融冰洪水。(3分) (3)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3分) (4)蝗灾。这里的降水时间变化大,干旱少雨年份或者旱季,河湖退水区适宜雌蝗产卵;雨季多雨利于蝗虫幼虫生长。(2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示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①地与②地相比,气候湿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农作物播种面积大。①地与④地区相比,纬度更高,更靠近冬季风源地,降温强度更大,霜期更长。 (2)西北地区的河流补给水源是冰雪融水。受气温升高影响,春季形成融雪洪水;夏季形成融冰洪水。 (3)③地是我国西南地区,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4)④位于华北地区,危害④地农业生产最严重的生物灾害是蝗灾。这里的降水时间变化大,干旱少雨年份或者旱季,河湖退水区适宜雌蝗产卵;雨季多雨利于蝗虫幼虫生长。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十八)泥石流是我国一种多发的地质灾害,常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一批地理工作者对我国华北某省山区进行泥石流危险性评估,划定了该区泥石流的高危区、中危区和低危区分布范围。 (1)该地区泥石流哪几个月份发生的概率比较高?为什么?(4分) (2)判断图中1、2、3所示区域,哪一个是泥石流高危区,并说明理由。(6分)
参考答案: (1)月份:7、8、9月。 原因:该地地处华北地区,7、8、9月为一年中降水频度和强度比较大的月份,在其他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这段时间更易发生泥石流灾害。因此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概率也较其他月份为高。 (2)判断:①所示区域为高危区。 理由:与西北坡相比,该山脉东南坡坡度更陡,松散碎屑物更多;且东南坡为迎风坡,降水频度和强度大于西北坡,东南坡有一断层,断层活动更易诱发松散碎屑物失稳,因此更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降水活动与断层两点任答一点即可)
本题解析: (1)该地区泥石流发生的时间,主要取决于集水时间,华北地区7、8、9月为一年中降水频度和强度比较大的月份,这段时间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所以更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一年中发生的概率最高。 (2)从泥石流形成的条件分析,从水源条件分析,该地降水主要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图中①所示区域为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频度和强度大于西北坡;从地形条件分析,①所示区域坡度更陡,易使泥石流形成;从物质条件分析,①所示区域有一断层,且松散碎屑物更多,断层活动更易诱发松散碎屑物失稳,因此更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影响判断①所示区域为高危区。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自然灾害)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由于连日暴雨,阿富汗东北部巴达赫尚省2014年5月2日发生山体滑坡。据报道,巴达赫尚省官员当地时间3日表示,当地发生的山体滑坡已经确认造成超过2100人死亡,有300户房屋遭掩埋,约占该区域房屋量的三分之一。事发村庄地处山区之中,其背枕山体近一半土石垮塌滑坡,所过之处房屋树木皆被夷平。由于过灾面积巨大,缺乏大型机械设备使得搜救工作收效甚微。而且由于道路运输困难,大型救援设备很难进入灾区,救援人员只能通过小型车辆和直升机运输少量物资进入灾区。一名居民表示,此地地处高原,天气寒冷,灾民需要更多毛毯、食物和临时住所。下图一为滑坡发生地区,图二为滑坡灾害危险性因素评价。
 图一
 图?二 (1)结合图文资料分析该地滑坡形成条件。 (2)分析该滑坡导致人数死亡多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连日暴雨侵蚀,使岩石受到破坏;该地势起伏大,山体坡度大;岩石的岩性疏松。(答对一点得1分,两点得3分,三点得4分) (2)该村庄位于山区中,易受滑坡的危害;滑坡的规模大,破坏力强;阿富汗经济落后,救援条件差;交通条件差,救援困难;气候寒冷,使人们难以忍受。(答对三点得6分)
本题解析: (1)从资料及图二中滑坡灾害危险性因素去分析该地滑坡形成的条件。从材料分析,诱发滑坡发生的因素是连日暴雨;从图中分析,该地势起伏大,山体坡度大;岩石的岩性疏松等。 (2)从材料分析,该村庄位于山区中,处于滑坡发育程度高的地区;从滑坡本身分析,该下滑的岩体体积大,危害性大;从气候条件分析,气候寒冷,容易导致人们死亡;从救援条件分析,阿富汗经济落后,救援条件差;交通条件差,救援困难,伤病人员没有及时救治,导致死亡。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