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题《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八)
A.发展粮食生产,扩大灌溉面积 B.大量泥沙沉积,河流改道 C.蒸发损耗及入渗补给地下水 D.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小题4:B
本题解析:
小题1: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是我国的四大牧区,主要分布于我国西部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故冰川融水是河流水源的主要补给。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牧区的湖泊多为内流湖,水量主要来自河流水注入,而目前内流湖面积缩小,水量减少主要是由于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加大)和人为原因(大量引河流水灌溉,导致了入湖径流量减少),故与B项无关。
小题3:沙尘暴的形成主要受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风力大(冬季风);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地表物质疏松和人为原因:植被破坏有关,而与夏季风无关。
小题4:我国的草原载畜量较主要的畜牧业国家高,A错误;我国的牧区畜牧业广泛存在过度放牧现象,对草原的利用多而养护少,生产方式落后,故生态环境不断恶化,B项正确;青藏高原的三大牧种是藏绵羊,藏山羊和牦牛,C错误;草场超载导致植被破坏而加重了草场沙化,盐碱化是不合理灌溉而形成,D项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解题需要掌握以下几点:①掌握我国区域地理的基本概况;②掌握影响内流湖水量的主要自然和人为原因;③掌握沙尘暴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业—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图”,完成小题。
小题1:有关此农业发展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有效地缓解中部地区的水土流失 ②中部产粮区的粮食得到就地转化 ③中、西部形成密切联系的产业链 ④各自的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小题2:“易地育肥”对草场建设的意义在于( )
①为产粮区提供大量畜力 ②减缓对草场的压力 ③有利于实施退耕还草 ④为产粮区提供充足的有机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发展模式能充分发挥中部和西部的优势。
小题2:“易地育肥”在牧区或产犊区充分利用当地草场条件,以放牧方式饲养母牛、繁殖犊牛,犊牛断奶后,立即或者养到1岁后转移到精料条件较好的农区进行短期强度育肥,然后出售或屠宰。对草场来说可以减缓对草场的压力,有利于实施退耕还草。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艾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下图是l万多年来艾丁湖变迁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
①湖面低干海平面?②古湖盆地势北陡南缓?③环境调节作用减弱?④含盐量降低 2.艾丁湖1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E.围湖造田
F.绿洲萎缩
G.湖区汇水面积减少
H.气候变干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借助1万多年来艾丁湖的变迁示意图,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横向比较区域生态环境变迁。
1.看清图例运用等深线及相关知识判断分析,从1.1万年到现在艾丁湖水位不断降低、面积不断缩小且等深线都在-100m以下,所以判定艾丁湖湖泊对环境调节作用减弱、含盐量升高、湖面低干海平面;北面的等深线稀疏,南面的等深线密集,所以古湖盆地势北缓南陡。
2.艾丁湖又名觉洛浣,湖水面海拔-155米,是我国海拔最低的湖泊,远在千万年以前,艾丁湖还是一个面积比现在的湖水面积大1000倍的淡水湖泊。此题突破关键在于艾丁湖1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由于时间跨度大,所以得从自然原因方面分析,由于湖泊面积逐渐缩小,则为气候变暖。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水的运动》试题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