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据此回答1~5题。? 
1.土地资源所具有的特点是
[? ]
A.无限性
B.可再生性
C.季节性
D.非可再生性
2.该区域土地后备资源约占土地面积的
[? ]
A.1%
B.19%
C.20%
D.21%
3.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
[? ]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温室效应
4.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的直接原因是
[? ]
A.滩涂养殖业的发展
B.城市建设用地扩大
C.沼泽地和盐碱地的改良
D.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5.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
[? ]
A.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
B.退耕还林还草
C.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业基地
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
参考答案:1、B
2、B
3、B
4、D
5、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有
[? ]
A、气象灾害减少
B、南极冰川面积扩大
C、全球温度带北移
D、海平面上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关于全球变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全球变暖会使大气降水增多,农作物增产
B.保护雨林是减少CO2含量的有效措施
C.内陆国家距海遥远,不必考虑海平面上升和气候变暖的影响
D.高纬度国家不需要防治全球变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防治全球气候变暖需要全球各国的共同合作,内陆国家和高纬度国家也不例外。保护雨林可以大量吸收CO2,降低其含量。全球变暖可能使高纬度部分地区降水增多,农作物增产,但却使低纬度地区降水减少,农作物减产。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关于陆地环境的整体牲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理环境要素由大气、水、地形和土壤等组成
B.地理环境各要素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总体特征相统一
C.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会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
D.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了地域差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所谓整体性,就是指地理环境各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地貌和土壤)的内在联系。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14分)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表示世界可耕地面积的曲线与现有生产水平所需耕地面积的曲线相交的时间大约是2000年稍后一点,这表明,在那个时候世界耕地 _____________ 。
(2)从1950年以后,世界可耕地总面积持续减少、耕地质量下降,其主要原因是什么??(至少写出3条)。
(3)我国耕地约为15亿亩,人均耕地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中央还要求西部地区将坡度25度以上的耕地退耕还草、退耕还林??
参考答案:(1)十分缺乏(2分)?(2)①人口增加,城市用地、工业用地大量占用耕地(3分); ②人类过度开垦造成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3分);③人类滥垦滥伐造成沙漠化,土地面积减少(3分)。
(3)植树种草能保持水土,尤其是西部地区气候干燥,更需要植树种草(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的耕地资源和读图分析能力。(1)世界可耕地面积与现有生产水平所需耕地面积相交,反映耕地资源供应紧张。(2)1950年后,世界大多数国家进入工业化阶段,故耕地面积的减少,主要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占用大量耕地;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资源退化,故荒漠化、水土流失、盐碱化等。(3)退耕还林还草的目的是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陡坡开荒将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会导致土地资源的生产力下降也不利于解决我国的粮食紧张状况。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