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A.①四川②黑龙江③甘肃④河北 B.①四川②河北③甘肃④黑龙江 C.①甘肃②河北③四川④黑龙江 D.①河北②黑龙江③甘肃④四川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四省能源消费都以常规能源煤炭和石油为主,温室气体排放多,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容易形成酸雨。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黑龙江石油资源丰富;四川天然气资源丰富。所以①是四川②是黑龙江③是甘肃④是河北。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3:黑龙江的三江平原地区属于湿润地区;四川省的西部海拔高,气温低;甘肃拥有四种干湿地区;河北省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无亚热带。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X X政府在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发布的一项报告中指出:使全球气候逐步变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类在能源利用与森林砍伐中使CO2浓度增加。
材料二?下图是在南极萨布尔基地冰穴测定的大气中 CO2体积分数的历史数据。
材料三?下图是地球上的碳循环示意图。
(1)自然界中的哪些过程可以消耗CO2?                 。
(2)造成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有:   ?(选择填空)。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过度砍伐森林
 C.人口剧增,呼出的CO2增多  D.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做燃料
(3)如果以CO2为主的一些气体在大气中的积聚造成所谓温室效应,那么由于
         、         将会导致海平面上升。
(4)为避免温室效应给全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1)绿色植物的生长发育,石灰岩的溶蚀,河、湖、海水对CO2的溶解等
(2)BCD
(3)海水受热膨胀 冰川融化
(4)植树造林,控制人口数量,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推广节能技术,使用清洁能源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
(1)自然界的二氧化碳消耗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物等。
(2)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大量释放二氧化碳和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
(3)全球气候变暖则导致部分极冰融化和海水受热体积膨胀而导致海平面上升。
(4)治理全球变暖的趋势可结合其形成的原因分析,包括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减少对植被的破坏,保护植被等措施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与同纬度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
①纬度低,太阳高度大 
②天气晴朗干燥,大气透明度好,光照时间长 
③地势高,离太阳近,太阳辐射强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2.如果建立四座同等规模的太阳能发电站,其地点分别是:①青藏高原;②北疆;③东北平原;④成都平原,则年总发电量由多到少依次是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E.②④③①
F.④②③①
G.①②③④
H.④③②①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影响太阳能丰歉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太阳高度)、海拔、天气气候等。青藏高原与同纬度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两区域纬度相同,因此①不是导致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太阳能差异的原因,C、D项错误。③说法错误。
2.读图中我国各地区太阳辐射能总量分布状况,可以直接得出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达到1700千瓦/平方公顷以上,为四地区最多的;其次北疆地区达到1500-1700千瓦/平方公顷;再次是东北平原,达到1200-1500千瓦/平方公顷;最少的是成都平原,达到1200千瓦/平方公顷以下。C项正确。
考点:我国年太阳辐射分布。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图所示地区,最具开发潜力的新能源是 (?)
A.太阳能
B.石油资源
C.核能
D.水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能源问题。图示地区多为热带沙漠地区,终年高温少雨,故为世界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且符合新能源的要求。
本题难度:简单
5、其他  材料一:
? 据英国气象局的消息称,观测数据显示,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将成为1995至1996年以来最寒冷的冬季。据悉,1971至2000年,英国冬季的平均气温为3.7℃,2007至2008年冬季的平均气温为4.9℃。最近十几年的低温是在1995至1996年冬季,达到2.5℃。而2008年12月1日至2009年2月23日的平均气温已经跌至2.9℃。因此该冬季有望打破1995至1996年冬季以来的低温纪录。该消息称,在这个冬季,寒冷天气也伴随着大雪。二月初,英国的许多地区经历了18年以来的最大降雪。
材料二:
? 德国气候变化所的拉姆斯道多夫教授认为,欧洲冬天越来越冷,显示大西洋洋流循环出了问题。英国气象学家布莱登也很赞成这个意见,由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巴哈马群岛和加那利群岛间,沿25°N进行取样调查,结果发现,自1957年以来,深海的冷水回流速度显著下降,尤其是自1992年以来,下降速度更快,如今,北大西洋暖流流速比50年前下降了31%。
探究1:摩尔曼斯克港位于北极圈以北,是一个终年不冻的港口,而纬度位置比摩尔曼斯克低得多的大连港有的年份也会因海面结冰而短暂停航。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2:有科学家说,近年来欧洲冬季异常寒冷,这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探究1:暖流携带的暖湿气流对流经的地区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而寒流却对沿岸地区具有降温减湿作用。北大西洋暖流深入北冰洋,给摩尔曼斯克港带来大量的热量,增温增湿的效果非常明显,这使摩尔曼斯克港虽然在北极圈以北,却可以终年不冻。大连港一方面受寒流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寒冷的冬季风的影响,虽然纬度较低,但冬季仍有结冰现象,所以在冬季可能会出现停航的现象。
探究2: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使北极地区的冰雪快速融化,冰雪融化形成的淡水注入北大西洋,由于淡水的盐分含量少,密度小,致使冰水下沉的速度急剧下降,从而导致洋流缺乏向北推动的力量,流速不但减弱,甚至还可能会停止。而大西洋洋流速度减弱,向西欧输送的热量将会大量减少,受极地东风的影响,这里的冬季将会变得异常寒冷。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人口迁移与人口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