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该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及天气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问题。(12分)

(1)简述该区域主要地形区的地貌特征,并说明成因。(3分)
?
?
(2)据图中信息描述①、②两城市该时期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及成因。(6分)
?
?
(3)分析该区域发展种植业的不利自然条件。(3分)
?
?
参考答案:
小题1: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2分)?
成因:该地(云贵高原)石灰岩分布广泛,经流水溶解侵蚀作用而成。(1分)
小题2:该时段①城市气温较②城市高(1分),温差较②城市小(1分);降水量较②城市少(1分)。
成因:①城市此时位于准静止锋的暖气团一侧,受锋面影响小,温暖如春(1分);
②城市位于冷气团和锋面控制区域,受其影响大,阴雨冷湿(1分);①城市纬度较②城市低(1分)。
小题3: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崎岖,耕地比重小;土层薄,土壤较贫瘠;地表水渗漏严重,地
表水缺乏;水旱灾害多(降水变率大);北部冬季较为阴冷。(答对其中4点得4分)
本题解析:
小题1: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云贵高原,故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其成因主要从石灰岩广布、降水量丰富,流水溶蚀作用等要点分析。
小题2:图示①②两城市之间形成准静止锋,判断此时为云贵高原的冬季,由于地形阻挡了冬季风南下,而在①②之间形成昆明准静止锋,结合图示,①城市位于准静止锋的暖气团一侧,故气温较高,天气晴朗;②位于冷气团一侧为雨区,故多阴雨天气,气温较低。
小题3:影响种植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分析,注意结合当地的实际。
点评:本题属于区域地理的常规考点,结合我国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基础性强,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河流①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流经地形区②是_________________。这个地形区的地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利枢纽③对④河下游的有利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⑤是_________________工程,简析调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参考答案:(1)西北向东南?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调节径流变化,具有防洪、灌溉?;使河流含沙量减小,减少河床淤积;减少下游凌汛危害,遏制黄河断流现象。
(3)南水北调?属我国半湿润区,且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径流量小;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用水量大;污染浪费严重(利用效率低)。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综合分析能力(黄土高原)。
(1)利用经纬网定向。结合经纬度判断②表示位于秦岭以北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由于流水侵蚀严重,故千沟万壑、地表破碎。
(2)水库蓄水后,能调节下游的河流流量,并使泥沙减少。
(3)⑤表示有丹江口水库调水北上,即南水北调的中线工程;调水到华北地区,华北缺水主要从地表径流少和用水量大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城市日照时数统计图。回答题。

小题1:上图显示的数据状况,与其成因表述正确的是?(?)
A.哈尔滨市1月份日照时数最少,因其正值极夜期间
B.上海市7月份日照时数最多,与副热带高压影响有关
C.拉萨市各月日照时数均在200小时以上,因其海拔高
D.各城市6月份日照时数差值最小,是海陆位置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