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六)
A.两城市形成的共同区位是地形和自然资源 B.便利的水陆交通是影响两城市工业发展的共同有利因素 C.钢铁和畜产品加工是两市的传统工业部门 D.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两城市都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与秦岭——淮河一线基本一致的是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秦岭淮河大致与我国的800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与冬季0°C等温线分布一致,故也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我国雨带移动示意图,回答5-6题: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我国雨带的移动。第5题,当雨带位于②,则长江流域以南地区进入雨季,故C项错误。
小题2:第6题,当雨带位于③位置时,一般为7、8月,A项北方为作物的生长期;错误。B项长江流域进入伏旱,而不是整个南方地区;错误。C项长江流域小麦收获为春末夏初5—6月;错误。D项此时为北方地区的雨季,降水集中程度高。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6月中、下旬我国东部雨带一般位于(?)
A.北京到南昌一带
B.钱塘江口到珠江口一带
C.青岛到西安一带
D.上海到重庆一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气候。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移动的一般规律:6月中下旬雨带位于长江流域,形成该地区的梅雨天气。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水的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