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题《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A.地域狭小,耕地规模小 B.终年光照充足 C.雨热同期 D.全年降水分配均匀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我国地质灾害频繁,加强地质灾害防御对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意义重大。据此完成1~3题。 参考答案:1、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是修建山区公路前后的两幅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直接根据图示,修建公路后,导致了植被破坏和山体坡度变陡,故可能导致水土流失加重,而使河流含沙量加大。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山区地形起伏大,且植被破坏严重和工程建设导致山体坡面的碎屑物增加,故可能直接导致滑坡多发。而泥石流和洪水需要暴雨诱导;地震属于内力作用的结果,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不大。
小题3:自然灾害的治理措施一般针对原因分析,结合上题分析,坡面松动和植被破坏是导致该公路沿线滑坡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故治理措施主要从加强护坡工程和恢复植被分析。故选①③项。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属于材料和自然原理的综合分析型试题,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值得借鉴。能抓住图示的人类活动对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和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是解题的关键,并掌握利用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分析治理措施的一般分析思维。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北京时间2 010年10月25日22时42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省明打威群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7.2级地震,并引发海啸。10月26日晚8时左右,位于爪哇岛上的默拉皮火山开始喷发并且天空下起了“石头雨”,据此回答5-6题。
小题1:关于此次地震和火山喷发成因的叙述及所处板块边界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作用产生的,属消亡边界
?
B.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作用产生的,属生长边界
?
C.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产生的,属消亡边界
?
D.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产生的,属消亡边界
小题2:海啸的形成原理可概括为:“俯冲板块向上覆板块下方俯冲运动,上覆板块缓慢变形,不断积累弹性能量,最终达到极限,上覆板块弹起,形成巨大水柱,向两侧传播,形成海啸。”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海啸形成顺序的是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省发生里氏7.2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作用产生的,属消亡边界。正确答案选A。
小题2:根据材料中信息,“俯冲板块向上覆板块下方俯冲运动,上覆板块缓慢变形,不断积累弹性能量,最终达到极限,上覆板块弹起,形成巨大水柱,向两侧传播,形成海啸。”符合的是D。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人口分布与人口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