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试题《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9-25 15:26:0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关于地方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方时是因经度不同的时刻 B.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C.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D.相对位置偏东地点的地方时要晚一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图18和图19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1分) (2)该日,游客在泰山观日出时,日出方位应位于泰山的?方向。(1分) (3)Q地位于M的?方向。(1分) (4)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分) A.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最短  B.纽约的白昼逐渐变短 C.巴西高原草木葱茏 D.珠峰雪线海拔达到一年中的最高
   |   (5)该日, M地昼长为?小时。(1分) (6)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1分)   
	参考答案:(1)(20°S,120°W)? (1分) (2)东南 (1分)?(3)东北 (1分) (4)C? (1分) (5)14小时 (1分) (6)从20?S向南北两侧递减? (1分)  
	本题解析:第(1)题,从图18中不难看出晨昏线与700N纬线相切,北纬700以北为极夜,说明太阳直射200S,过晨昏线与700N纬线相切的切点的经线1200W是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00,故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20°S,120°W)。第(2)题,太阳直射南半球,日出东南。故游客在泰山观日出时,日出方位应位于泰山的东南方向。第(3)题,图中Q的地理坐标为(700N,120°W),M的地理坐标为(340S,135°E),由此可以确定Q地位于M的东北方向。第(4)题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最短、珠峰雪线海拔达到一年中的最高是太阳直射北半球的夏季。因为该日太阳直射的是20°S,并不知道是在南移还是在北移,所以无法断定纽约的白昼是变长还是变短,但可以肯定这时地处南半球的巴西高原正值其雨季,所以草木葱茏是可信的。第(5)题根据第(1)题中的分析:1200W经线的地方时为12:00可以计算出135°E经线的地方时为次日的5:00,再结合图19可知M点的日出时间为当地地方时的5:00,则可计算出M当日的昼长为14小时 。第(6)题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总是从直射点向南北两个方向递减 点评:本题以日照图的综合判读为载体,综合考查了太阳直射的确定、太阳的视运动、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等相关的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知识,综合性强,学生得分容易,但得高分难。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该图中阴影表示黑夜,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这一天是_______日(节气),一般为每年的_______月_______日前后。 (2)按图所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_______。 (3)这一天,图中A、B、C、D四地中,白昼最长 的是_______,其白昼长_______小时 (4)这一天,图中A、B、C、D、E五地中, 白昼时间相等,正午太阳高度也相等的是_______。 (5)按图所示,此时西8区时间应为_______点
    
	参考答案:(1)冬至? 12月22日 (2)南回归线?东经90  (3 ) A? 24 (4)C?和? E (5)22点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判断。(1)图示自转方向呈顺时针表示图示为南半球;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南极圈内出现极昼,表示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2)冬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12时所在的经线,即图示昼半球的平分线,为90°E。(3)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越往南昼越长,A点出现极昼。(4)同一纬线上,昼长相等,正午太阳高度也相等。(5)结合前述,90°E为12时,则计算西八区的时间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下图为“北京时间为10点时的太阳光照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22分)
   (1)此图表示的时间是?月?日前后,南半球正值?季。A地再过?小时进入午夜。 (2)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与B地相同的纬线是?。 (3)此日,C点昼长为为 ?小时。日出地方时为?点 (4)E地所在经线为?,由D向东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将向?(南或北)偏转。 (5)分别写出此时D、F二点的太阳高度。D?F? (6)这一天厦门直立物体正午影子朝向是?。
    
	参考答案: (1)12月22 日,夏季, 10小时 (2)46°52′S (3)20小时。2点 (4)150°E,北。 (5)90°,0° (6)北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 (1)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北为极夜,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时间为12月22日,而南半球为夏季。根据晨昏线判断方法,图中EFC为昏线,此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为18时,而此时,A地地方时为14时(结合图得,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与A点所在经线经度差60°时间相差4小,计算法则东加西减)。故10小时后进入午夜(24时)。 (2)太阳高度角H=90°-纬度差(所求点与直射点的纬度差,同减异加)。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故赤道的H为66°34′。故另一纬度为H=90°-(X-23°26′)=66°34′,故此时,与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相等的纬度为46°52′S。 (3)图中EFC为昏线,此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为18时,而此时,C地地方时为22时(结合图得,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与C点所在经线经度差60°时间相差4小,计算法则东加西减)。C点在昏线上,故C点日落为22时,根据昼长公式,C点昼长为20小时,日出时间为2点。 (4)图中,E点在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上,地方时为12时,而此图为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为10点时的太阳光照示意图,相差2小时,经度差为30°,根据计算原则“东加西减”,E点的经度为150°E。地转偏向力规律:南左北右,赤道不偏,故D向东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将向北偏转,如图:(黑箭头为原始方向,红箭头为受地转偏向力的方向)
   (5)D点在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上,地方时为12时,而且D在南回归线上,故此时D点的太阳高度角为90°,F点在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 (6)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是影子朝北,故这一天厦门直立物体正午影子朝向北。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左下图为5月1日四地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图,右下图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四地纬度由低向高排列的是2.此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位于右上图中的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丁乙丙甲 D.乙丙甲丁 E.a F.b G.c H.d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1.5月1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白昼时间最短的为丁,大于12小时,说明四地都位于北半球。甲白昼时间最长,纬度最高,乙白昼时间最短,纬度最低。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5月1日位于两者之间。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