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10分)【地理一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裂缝是地表岩石、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裂缝的一种地质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时,便可成为一种地质灾害。在城市中,已出现地裂缝的有西安、大同、邯郸、保定、石家庄、天津、淄博等大城市,其中以西安最为典型和严重。下图为西安地裂缝示意图(图中黑色线条为地裂缝位置)。

(1)简述西安市地裂缝的分布特点。(4分)
(2)简述我国减轻地裂缝灾害损失应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参考答案:
(1)地裂缝大都呈东北—西南走向;密度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4分)?
(2)控制人为因素的诱发,限制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对已有裂缝进行回填、夯实;提高建筑物的抗裂性能;对地裂区已有建筑物进行加固处理;设置各种监测点,加强地裂区的地质勘察工作,密切注视地裂缝的发展动向。(任答三点,6分)
本题解析:
(1)这是一道读图题,要求读出地理事物或现象在地表的分布现象,这种问题答案应该从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多少来分析,即什么方位多,什么方位少,或者是沿什么方向有什么样的变化趋势,对于线条形地理事物还要说出其走向。从图中可以看出地裂缝线条大都呈东北—西南走向,而且是东南多西北少。
(2)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一般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并密切监测,二是增强地表易受损害物体的抗灾能力。狭义的减轻损失还可以考虑参加保险,减轻个人或集体损失。答题时应先从广义的角度寻找解决措施,后从狭义的角度回答。从全国来看减轻地裂缝灾害损失首先考虑人为诱发因素,比如限制地下水过量开采可以减少地裂缝的发生,设置各种监测点,加强地裂区的地质勘察工作,密切注视地裂缝的发展动向,对已有的地裂缝进行回填、夯实,阻碍其发展,其次要提高建筑物的抗裂性能,对地裂区已有建筑物进行加固处理等。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中国飞蝗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出,东亚飞蝗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 ,对我国危害最大,蝗灾重灾区主要在______________,这说明蝗灾发生与该地区________________的气候条件有关。
(2)由于蝗灾发生的______________条件古今相差不大,所以只要、条件合适,便会卷土重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蝗灾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蝗虫会造成哪些严重的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华北和华东沿海各省;黄淮海平原的农业区;旱涝频繁
(2)自然;受异常气候及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的影响。
(3)所经之处庄稼被吃光,导致粮食颗粒无收;草场被毁,造成灾区牧草严重受损;树叶被吃光,给树木生长产生不良影响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洪水和涝渍容易同时发生的地区是 (? )
A.江河上游地区
B.河流下游低洼地区
C.蒸发微弱的高纬度地区
D.降水丰富的山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洪水通常是指由暴雨、急骤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涨的水流现象。涝渍灾害由于大量降水汇集在低洼处长时间无法排除(涝),或者是地下水位持续过高(渍),使土壤孔隙中的空气含量降低,影响根的呼吸作用,使得作物减产、烂根、甚至死亡。所以本题选择河流下游低洼地区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造成近两百余人遇难、千余人受伤。据此回答题。
小题1:一般5级以上地震具有破坏性,破坏性地震发生时,人们有十几秒,最多三十几秒的时间逃生,人们只要掌握一定的知识,事先有一些准备,就可能抓住这段宝贵的时间,成功地避震脱险。地震发生时,下列避难方法错误的是
A.应立即关闭火源,如果起火应马上灭火
B.室内应打开门以确保出口
C.学生应该马上从教室里跑到操场等空旷地区
D.行驶中的车辆,勿紧急煞车,应减低车速,靠边停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