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1.学生们发现2.他们到达C山脉时发现该山脉两侧的景观明显不同,造成C山脉两侧景观不同的因素是
A.棉纺织工业、毛纺织工业
B.毛纺织工业、棉纺织工业
C.钢铁工业、毛纺织工业
D.化学工业、钢铁工业
E.热量
F.降水
G.地方性风
H.人类活动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图中山脉为阴山,铁路是京包、包兰线的一部分,B:呼和浩特;A:包头。
(1)包头的主要工业部门是钢铁工业,是建立在丰富的煤、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呼和浩特的主要工业部门是毛纺织工业,因为当地草场资源丰富,可以发展畜牧业。正确答案选C。
(2)阴山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山脉两侧的景观明显不同主要是因为降水量的差异。答案选B。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1.上述农场发展的模式是2.解决该农场居民生活燃料的最理想措施是3.对照上述农业发展模式可知,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的南方丘陵地区出现的“以粮为纲,全面砍光;开山种粮,越种越荒”的状况,其原因在于
A.能量密集型农业
B.生态农业
C.立体农业
D.传统自然农业
E.从场外购进煤炭或石油
F.砍伐森林或利用秸杆做燃料
G.建立火力发电厂
H.利用牲畜粪便、作物秸杆和植物枯枝落叶等制取沼气
I.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G.当地的地带性土壤——红壤比较贫瘠
季风气候影响,水量不稳
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济
参考答案:1. B
2. D
3.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生产。
1.“农田为牲畜提供饲料,牲畜为农田提供肥料,森林保持水土,河池润泽草木”反映了该农场的农业生产过程中主要了生态环境保护,故属于生态农业。
2.农场居民最理想的能源为沼气,生产沼气的原料来源丰富,且对环境影响小,沼液、沼渣还可以作农田的肥料,故选D项。
3.“以粮为纲,全面砍光;开山种粮,越种越荒”反映了农业生产只关注经济效益而导致环境恶化,则单产下降。故选A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该地区工业由城市近郊迁移到乡村,其导致因素是
A.土地价格
B.矿产资源
C.环境污染
D.劳动力价格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环境问题。工业主要引起环境污染,由于工业由近郊向乡村转移而导致工业污染向乡村扩展。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气候凉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使番茄具有较高的色素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从20世90年代起,我国某地开始大规模种植加工用番茄,生产能力占到全国近90%,是世界上最适宜种植番茄的区域。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该地最可能为我国的2.加工番茄产业已成为该地重要的出口外向型产业,为进一步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应该
①抓好对外宣传,以拓展市场 ?②扩大外延,增加种植面积
③抓好龙头企业建设,以带动品牌 ④抓好科技投入,不断提高质量
⑤加大原料出口能力,增加收益
A.西藏
B.新疆
C.黑龙江
D.安徽
E.①②③
F.①④⑤
G.②③④
H.①③④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1.该地区气候凉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我国西北地区远离海洋,降水稀少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西北地区的新疆、宁夏等地的番茄,枸杞等农作物生产能力强。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在国际市场加强竞争力,应注意知名度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所以应抓好对外宣传,以拓展市场;抓好龙头企业建设,以带动品牌;抓好科技投入,不断提高质量。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是表示某种产品和销售的一般模式。读图,完成问题。
1.阶段I鲜花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2.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是因为
A.地形平坦
B.气候优越
C.距城区近
D.水源充足
E.政策变化
F.市场变化
G.农业技术进步
H.交通发展、冷藏保鲜技术进步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1.在城郊形成蔬菜、花卉产地主要是因为距离城市(消费市场)近。
2.阶段Ⅱ中城市甲附近蔬菜和花卉产区消失,城市乙附近花卉和蔬菜产区供应城市甲和城市乙,从城市乙到甲距离较近,城市乙能成为城市甲的花卉和蔬菜产区.主要得益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冷藏保鲜技术的进步。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