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下图我国某区域景观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可能是我国的
[? ]
? A、东北地区 
? B、西南地区 
? C、华南地区 
? D、东南地区 
(2)该地可以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什么?(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分析)。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
(2)傣族风情;石林;雪山;湖泊
(3)自然风光秀丽;人文风情独特; 旅游资源种类多样; 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好。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下图是我国一东西走向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下表是该山脉所在省区的相关资料,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表信息可判断,该地形区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所属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该山脉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该山脉是我国______________区与______________ 区的重要界线。
(2)在该省区的上地利用类型中,草地的面积是最多的,简述该省区草地面积广大的原因,并分析该省区草场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该山山麓自然带A形成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条件;该山地南坡的森林植被比北坡分布广泛,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1)内蒙古高原;温带大陆性气候;阴山山脉;季风(或内流);非季风(或外流)。
(2)该省区主要位于内蒙古高原上,其海拔一般在1200 米左右,地面坦荡;省区境内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丰富,特别是东部地区,是我国优质温带草原的分布地区。草场的分布规律为:自东向西由草原过渡到荒漠草原。成因为:自东向西由于距海越来越远,降水量越来越少。
(3)水分;?南坡处在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比北坡丰富。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下图是“秋分日、夏至日的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图中表示秋分日的是________图。甲图中的虚曲线是________线。 
(2)此时,甲图反映的太阳高度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甲图到乙图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甲图分析,30°N地区比30°S地区太阳能丰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4)2009年我国研制出一种新型太阳能薄膜(可薄到1微米)电池材料,只需敷上墙壁就可以集能发
? 电。这种材料在我国的地区集能效率最高,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乙;晨昏(太阳高度0°)
(2)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从太阳直射点向周围逐渐递减;先变慢后变快
(3)此时30°N地区太阳高度较大;日照时数更长
(4)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削弱作用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1.表格中① 、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2.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3.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陇,黑,川,苏
B.苏,川,陇,黑
C.黑,川,陇,苏
D.川,黑,苏,陇
E.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
F.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G.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H.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I.①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G.②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
③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
④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黄河水
 
	参考答案:1. D
2. B
3.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第21题,根据表格资料:四省中①的水资源总量最分布;②耕地面积最大;且两省的木材总蓄积量较大,可能山区面积较大;③与④相比,城市化水平较高;水资源总量较大;而④城市化水平低,水资源、耕地面积都最少,故可能位于西北地区。
2.A项因为省区的总面积未知,故无法判断;错误;B项乡村人口比重与城镇人口比重共为100%,故正确。C项由于省区面积未知,故无法判断;错误;D项水资源总量以河流水量来衡量,与年降水量不一定一致,还和蒸发量等因素有关。错误。
3.①表示四川,种植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成都平原;错误;②表示黑龙江,东部有三江平原,是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之一,正确;③一年三熟是长江以南地区的农业耕作制度;错误。④甘肃省北部地区的灌溉用水主要是高山冰川融水;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5为我国某盆地自然景观剖面图,读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盆地为2.图中甲山地北坡降水较多,其原因是3.制约该盆地农业发展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是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E.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
F.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
G.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
H.受来自北冰洋的西南风影响
I.光热条件
G.土壤条件
地形条件
水源条件
 
	参考答案:1. B
2. B
3. D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察区域定位。根据图中的纬度信息及河流、湖泊可判断。
2.本题考查我国西北地区的局部气候条件。甲表示天山,故天山北侧降水较多,主要是来自大西洋的水汽。D项来自北冰洋的水汽只有受偏北风影响才可能到达此处。错误。
3.本题考查我国西北地区的农业。由于本区自然环境最大的特征即气候干旱,降水少,故水源不足,成为影响当地农业生产的最大不利因素。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