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图,回答题。
1.反映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关系的是2.下列各有关相互联系的实例,不确切的是
A.abc
B.def
C.ace
D.bdf
E.b——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形成大沙漠
F.c——泥石流流出的物质堵塞江河,破坏农田
G.e——三峡工程建成后,可提高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
H.f——东北原始森林变为次生林,缓解水土流失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判断其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abc为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而def则为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
2.东北原始森林变为次生林反映植被的破坏,会加重东北地区的水土流失,故D项不合理。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基本信息,注意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的区别。并能结合我国的区域自然地理环境概况判断具体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有利或不利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这是一片备受世人瞩目的土地,从自然环境到人类文明的演进,无不留下深深的印记。自然地理环境又是由大气、水、岩石和生物圈组成的整体。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1)图示是我国严重水土流失的区域,地形单元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请你据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在水土流失的过程中,本区域各地理要素统一变化过程。
土壤变化:_______________;地貌变化:________________;植被变化:____________;
气候变化:地方气候趋于________________,降水变率________________;
水文变化:河流___________________,水量季节变化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1)根据图示地形单元的地表形态为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所以判断为黄土高原。
(2)本题考查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地表千沟万壑;植被覆盖率下降;地方气候区域干旱,降水变率增大;河流含沙量增大,数量季节变化变大。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图9为某种土壤水分收支情况图。完成18~19题。

小题1:该土壤对应的气候类型为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