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六) 
            
            
            
 A.南极圈出现极昼 B.北极圈出现极昼 C.南半球中高纬度昼长夜短 D.全球昼夜平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小题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时,表示北半球夏至日,则地球公转至远日点附近。
小题2:当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时,表示北半球秋分日,则全球昼夜平分。
小题3: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时,表示北半球冬至日,由于公转逐渐接近近日点,故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春分日这一天,海南省某地(20°N,110°E)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A.90°
B.70°
C.20°
D.0°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之间的距离),故计算得70°。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是某时刻昼半球的部分区域,OR与OQ长度相等,P点为极点,Q点位于赤道,OQ是晨昏线的一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点位于赤道
B.OR、RQ、PQ长度相等
C.O点为0时或12时
D.太阳位于O点正北方位
小题2:从Q到P太阳高度?
A.越来越大
B.越来越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对于这种地球运动的局部图,我们尽可能将他们补成整体图,如上图所示。P为极点,R不应位于赤道上,故A错误;OR、RQ、PQ都为地球上大圆的四分之一,长度为1万千米相等,故B正确;O点为极昼圈上切点,应为0时,故C错误;图中P点并未确定南北极,故D错误。
小题2:如上图所示,从Q到P,离晨昏线的距离越来越远,离直射点越来月近,太阳高度越来越大。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关于“北京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东八区的区时②120°E的地方时③北京的地方时④116°E的地方时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北京时间”是一个区时,是北京所在时区(即东八区)的中央经线(即120°E)的地方时;而北京并不恰好在中央经线上,所以“北京时间”并不是北京的地方时或北京所在的116°E的地方时。故选A项。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图,回答:(12分)
(1)C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_____,C点关于地心对称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
(2)沿A向B沿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在B的_________方向;B在C的__________方向。
(4)BC间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千米。
参考答案:
(1)(50°S,45°E)、(50°N,135°W)
(2)前半段向西南,后半段向西北。
(3)正东;?正北?
(4)5550Km。
本题解析:
(1)根据图中地球为顺时针旋转,图中极点为南极点,则C点坐标为(50°S,45°E),C点对趾点的坐标为(50°N,135°W)。纬度数相同,符号不同,经度数互补,符号不同。
(2)沿A向B沿直线运动,逆着地球自转方向,所以为向西,先向南极点靠近,后远离南极点,所以方向为前半段向西南,后半段向西北。
(3)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根据图示:A在B的正东方向;B在C的正北方向。
(4)BC间的纬度间隔为50°,所以最短距离为50°×111km=5550Km。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受热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