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题《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A.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 B.东岸附近海域只有寒流流经 C.是世界主要的小麦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 D.水稻是主要农产品,单产水平较高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A
小题1: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该图所示南半球某岛屿面积约为15 万Km2。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关于该岛屿的自然地理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①以山地丘陵为主?
②终年受东南信风控制,降水丰富?
③河流短小湍急,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④该岛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小题2:该岛屿西部以畜牧业为主,东部以种植业为主,形成此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光热条件
B.土壤
C.交通
D.水源
小题3:该岛西南部的峡湾地质国家公园最有特色的是
A.风力侵蚀地貌
B.流水堆积地貌
C.火山地貌
D.冰川侵蚀地貌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小题1:结合该岛屿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岛屿位于西风带,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故②④错误。
小题2:该岛屿的西部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光热条件不足,故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但适宜牧草的生长。而东部地区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量较少,故光热条件充足,适宜发展种植业。
小题23:该岛屿的西南部,纬度较高,其峡湾的形成原因为历史时期的冰川侵蚀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我国极地考察站资料表,回答下列各题:
| 极地考察站 | 地理坐标 | 建站时间 |
| 长城站 | 62°13′S,58°57′W | 1985.2.15 |
| 中山站 | 69°22′S,76°23′E | 1989.2.26 |
| 黄河站 | 78°55′N,11°56′E | 2004.7.28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1:C
小题1: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26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图甲所示为某国的著名半岛,地形崎岖,风景优美;每年约有2/3的时间被冰雪覆盖,并有许多喷泉和温泉。图中河流多处河水即使再冷的天气也不会结冰,可又有多处河段有巨大的穹形冰川发育(图乙为穹形冰川截面图)。这里有居民约30余万,地广人稀;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天然气、煤炭、天然硫、原生金、砂金、银及其他矿物的储备都十分丰富,具备发展采矿业的良好条件,但是渔业是这里最主要的经济活动,工业以鱼类加工和木材加工为主。
(1)结合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请分析材料中“可又有多处河段有巨大的穹形冰川发育”的原因。(6分)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图示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对当地居民生产和生活的有利影响。(6分)
(3)材料中“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具备发展采矿业的良好条件”。请说明文中“良好条件”的含义,并分析这里的经济活动不以矿业开发为主的主要原因。(14分)
参考答案:
(1)穹形冰川发育的原因:①地热丰富,多温泉,河水温度较高,河面难结冰。(2分)②河水温度较高,蒸发较强,水汽充足。(2分)③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水汽在离河面一定距离的河岸上遇冷结冰,逐渐发育而成穹形冰川。(2分)
(2)①周围环海,海洋为居民提供了大量的渔业资源;②半岛森林资源丰富,为居民提供了木材加工原料。③(火山众多,多地热)地热可以为居民供暖;④堪察加河支流密集短促,可以为沿岸居民提供水电;⑤堪察加河为沿岸居民提供了充足的水源;⑥寒冷的气候,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冰箱;⑦地热和温泉为居民提供了室外泳池(①、②点必答,其它任选1点,每点2分,共6分)
(3)含义:矿产资源丰富(2分)
原因:(分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回答,分2+4点,每点2分,共12分)
自然因素:(从气候、地形、地质方面回答)①一年8个多月的积雪、低温,当地不具备建造对外公路和铁路的条件;②堪察加半岛8个月冰雪覆盖,冬季漫长,不利于资源的开采。③处于板块交界处,多地质灾害(地震、火山频发);④地形复杂。
社会经济因素:(从交通、市场、劳动力、资金、基础设施方面回答)①人口密度小,劳动力缺乏;②交通为海运和航空运输,运输成本高;③当地市场狭小;④远东地区,经济不发达,资金不足;⑤基础设施不完善。
本题解析:
(1)从材料中知道该半岛有丰富的地热,从图甲看该半岛纬度高,看图乙穹形冰川悬在河面上方,说明上冷下热。先解释河水为什么不容易结冰,因为地热丰富,多温泉,河水温度较高,河面难结冰。再来分析穹形冰川的成因,水汽来自河水的蒸发,因为河水温度较高,蒸发较强,水汽充足,河面多水汽;因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离开河面气温就很低,水汽在离河面一定距离的河岸上遇冷结冰,逐渐发育而成穹形冰川。
(2)从材料和区域图中概括资源条件:森林资源、渔业资源、水资源、地热资源、矿产资源等;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利用有关资源为生活服务;特殊的地理条件对生活的影响:寒冷的气候,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冰箱,地热和温泉为居民提供了室外泳池。
(3)评价一个区域的资源开发条件,要从资源自身的状况(储量、质量、埋藏条件等),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地质等)、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市场、劳动力、资金、基础设施等)来分析。该半岛是俄罗斯的堪察加半岛,综合该半岛各种影响矿业开发的因素来分析,只有矿产资源丰富这一条件较优越。所以文中“良好条件”的含义是指矿产资源丰富。这里的经济活动不以矿业开发为主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这里有各种不利于矿业开发的因素。从自然因素看:环境比较严酷,冬季漫长而寒冷,每年约有2/3的时间被冰雪覆盖,积雪时间长;地形复杂,地形崎岖;处于板块交界处(看图中位置),多地质灾害(地震、火山频发)。这些自然条件制约着基础设施建设和矿业开发。从社会经济因素看:人口密度小,劳动力缺乏;交通为海运和航空运输,运输成本高;当地市场狭小;远东地区,经济不发达,资金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这些因素使矿业开发缺乏劳力、资金、动力。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中国区域差异》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