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某区域加工制造业重心转移示意图。回答1—2题。

1、我国吸引日本、韩国制造业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
A.交通条件便利
B.自然条件优越
C.工资平较低
D.劳动力素质高
2、目前,日本、韩国相关企业主要向海外生产基地提供
[? ]
A.技术服务
B.原料供应
C.基础设施
D.能源保障
参考答案:1、C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三?第十八届中国丝绸之路新疆吐鲁番葡萄节于2009年8月26日至9月5日在新疆吐鲁番举行。

小题1:填表比较图8中新旧公路的选线差异。

材料四? 2010年1月以来,新疆等地连续4次遭受强冷空气袭击,出现60年一遇的寒潮暴雪灾害,降雪持续时间之长、降雪量之大、积雪之厚、气温之低,历史罕见,给群众生活、交通运输、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影响。
材料五?“北疆降雪分布图”

小题2:据图描述该地暴雪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说明该地多暴雪的原因。
小题3: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考虑,分析暴雪融化后,大量融水可能带来的危害。
参考答案:
小题1:

小题2:主要分布在山区?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遇山地抬升,形成降雪
小题3:大量融雪易使河水暴涨。形成洪水灾害;大量雪水易在山区形成滑坡、泥石流;融水冲刷土壤形成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图,回答问题:(15分)

(1)图中山峰与珠穆朗玛峰北坡的垂直自然带相比,垂直自然带更__________(复杂、简单)。
(2)图中M、N两地≥10℃积温值范围各为多少度?请说明判断理由。
(3)P、N所在地形区,地表崎岖,试分析其各自的成因。
(4)M、N地区为湿润地区,但M地区在7、8月份常出现旱情;N地区全年干旱频发。简要分析形成的主要原因。
(5)简要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图中M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和主要迁移方向。
参考答案:
(1)复杂(2分)
(2)M地? 5 500~6 000℃。N地? 4 000~4 500℃。? M地为四川盆地,海拔低,N地为云贵高原.海拔高。(3分)
(3)P地为横断山脉(区),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高山和深谷,加上流水对河谷的侵蚀作用,形成山河相间,地表崎岖的地貌。N地(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在流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3分)
(4)M地(四川盆地)地形封闭,7、8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气温高,蒸发量大;N地虽降水丰沛,但喀斯特地貌多溶洞、地下暗河(漏斗)等,大量地表水渗入地下(3分)
(5)主要原因:改革开放政策,使农村劳动生产力提高,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城乡地区间的收入差别;三峡水库的建设等。主要迁移方向:农村流向城市;流向沿海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库区居民就近后靠和外迁等。(4分)
本题解析:
本题表面看是考查对等积温线图的判读,实际上根据图中河流、城市、经纬度等信息还综合考查了相对高度、自然带、气候、人 口迁移等知识。第(1)题,珠峰北坡与青藏高原的相对高度不大,自然带谱并不复杂,山峰甲则相对于周围地形的高度较大,垂直自然带相对更复杂。第(2)题,据经纬度知,M地处四川盆地,N处于云贵高原.故积温范围分别为5 500~6 000℃,4 000~4 500℃。第(3)题,P地为横断山区.N地处云贵高原,前者主要由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导致地表起伏巨大,后者主要由于流水溶蚀作用形成崎岖的喀斯特地形。第(4)题,M地处盆地,地形封闭.7、8月份受副热带高压控制,蒸发量大。N地干旱并非降水少而是因地形原因导致的水分流失。第(5)题,四川是我国人口大省.经济尚不富裕,改革开放后,政策放开,居民外迁增多,主要流向沿海和经济发达区。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的规模有大有小,区域之间常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等流动。读甲、乙两个不同区域,分析回答1~2题。

1、若甲、乙分别对应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则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 ]
A、资金
B、劳动力
C、信息
D、观念
2、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沿箭头②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主要是
[? ]
A、矿产品
B、粮食
C、工业制成品
D、技术
参考答案:1、B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1—3题。

1、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为
[? ]
A.煤炭、天然气、水电
B.石油、天然气、煤炭
C.天然气、石油、水电
D.煤炭、石油、天然气
2、“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
A.地形类型
B.人口分布
C.城市分布
D.交通线路
3、“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①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
②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③不利于西部农业的发展,降低土壤肥力
④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⑤“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增多
⑥“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拉动,经济优势进一步发展
[?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④⑥
参考答案:1、A
2、C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