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A.某些物种灭绝 B.土地盐碱化 C.土地荒漠化 D.水土流失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下面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东北 耕作农业区 林业和特产区 畜牧业区 (4分)
小题2:乙 (1分) CD(2分)
小题3:可充分利用周边省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可利用港澳地区的资金、信息、技术、市场(对1点给2分,对2点给3分,最多3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轮廓判断,甲表示我国的东北地区;受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差异而形成东北平原耕作业地区;山区为林业基地和内蒙古高原的畜牧业地区。
小题2:乙图为我国南方地区,珠三角位于我国广东省的南部,位于乙图。珠三角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改革开发的政策,充分利用当地的地价低、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在引进外资的基础上而发展起来。而该地区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不足。
小题3:由于珠三角在发展中的不利条件:地域狭小,市场狭小;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不足;科技和人才不足等问题。通过与中西部地区的合作可以缓解当地的劳动力和资源不足的问题,而港澳的经济发展水平较珠三角高,故可为珠三角的发展提高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的问题。
点评:本题解题跨越的区域范围较广,但掌握区域地理分析的一般思维是解题的关键,以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为背景,分析区域的农业、经济的发展等内容,注意分析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青藏地区的城市和村镇多分布在(?)
A.铁路和公路沿线的经济发达地区
B.山麓和湖畔水草较为丰美的地区
C.盆地边缘或山麓有水灌溉的绿洲上
D.海拔比较低的河谷两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高原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聚落大多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地势低,气候温暖。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4分)
(l)图中所示等温线为(季节)气温分布情况。相对于同纬度而言E处气温偏____,主要受____影响;F处气温偏____,主要受____影响。(5分)
(2)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在方框图中填上适当的工业部门,完成煤炭生产链条。该产业链条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主要包括(多项选择)____。(9分)
A.废气污染B.水体污染
C.固体废弃物污染D.辐射污染
(3)未来中国将实行“节能优先、结构多元、环境友好”的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将会导致图示地区____工业的衰落,下列措施属于该地实施并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的是(多项选择)(3分)
A.加强交通建设,提高外运能力
B.建设了系列弓l水工程,缓解水资源不足
C.扩大开采量
D.建立了高等学校和科研所,以适应产业调整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
E.一方面建坑口电站,另一方面发展炼焦业,提高能源输出结构水平
F.延长产业链,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
G.大力发展轻纺、高新技术、旅游,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4)图中太原为我国卫星发射基地之一,试分析该工业布局的区位条件。(7分)
参考答案:(1)冬季高汾河谷地低太行山脉
(2)
A、B、C
(3)煤炭? E、F、G
(4)地理位置适中;地处太原盆地,利于国防;多条铁路线经过,交通便利;原材料、能源充足;靠近科技发达地区。
本题解析:本题以山西省煤炭资源分布图为背景,考查能源和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第(1)题,由图中气温数值判断,应为冬季;E、F两地气温与同纬度地区的差异主要受地形的影响。第(2)题,山西利用其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煤化工、炼铝、炼钢,延长煤炭生产链,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但如果不注意环境保护,将产生工业“三废”污染。第(31)题,要注意领会“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的措施。第(4)题,太原建设成我国卫星发射基地,主要受国防、交通、能源和科技因素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该图是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航线和P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科考队在南极冰盖之巅——冰穹A(海拔4 093米)的昆仑站成功安装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光学望远镜AST3-1,用于对超新星、太阳系外行星、瞬变天体的研究。
(1)昆仑站所在地区大气透明度极佳,其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在________时期,可以用光学望远镜24小时不间断地对星空进行天文观测。(3分)
(2)我国南极昆仑站建有象征国家权益的地理测绘标志,可精确测量该标志地理坐标和海拔高度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______。(1分)
(3)科考船往返中山站和乌斯怀亚港之间可能遇到的困难有_______、________等。(2分)
(4)分析P大陆自然带分布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并说明其主要影响因素。(4分)
(5)P大陆热带草原带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试分析其有利条件。(4分)
参考答案:(1)常年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海拔高,空气稀薄?污染小(任答两项) 极夜
(2)全球定位系统(或GPS)
(3)狂风巨浪?洋流?冰山?低温(任答两项)
(4)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
(5)大牧场放牧业 草场广阔;气候适宜;技术水平高;交通便利;地广人稀。
本题解析:第(1)题,联系热点考查南极的主要自然特征。极地考察一般选择在当地极昼时,但此题是考查光学仪器的天文观测,因此在当地极夜最好。第(2)题,考查3S技术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能够对某地的三维坐标进行定位和监测,并能对某物体的行动轨迹进行跟踪定位。第(3)题,考查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中山站和乌斯怀亚港之间处于西风带、西风漂流地区,因此风高浪急;同时该地纬度较高,常有冰山漂浮。第(4)题,考查自然带的分异规律。澳大利亚大陆既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又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第(5)题,考查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发展条件。澳大利亚热带草原带最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大牧场放牧业,该地草场广阔;气候适宜;技术水平高;交通便利;地广人稀。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人类与地理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