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甲、乙、丙、丁四国人均GDP和人口密度相关示意”图,回答
1.下列四国中,与图中乙国相符的是2.乙国最可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3.图中箭头最有可能表示
A.中国
B.印度
C.美国
D.日本
E.人口增长过快
F.老龄化明显
G.青少年比例过大
H.出生率过高
I.人口迁移方向
G.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方向
农产品输出方向
能源输出方向
参考答案:1. C
2. B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乙国人均GDP最高,但人口密度最小,比较选项中的四个国家,最可能是美国。
2.结合上题结论,美国等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故面临的最主要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严重。
3.箭头既有人均GDP高的国家指向人均GDP低的国家,排除人口迁移的方向;也有人均GDP低的国家指向人均GDP高的国家,故排除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方向;乙可能为美国,为世界主要的能源输入国家,故排除能源输出方向。可能为世界的农产品输出方向。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的人口、经济发展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考点较多,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①掌握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发展概况;②掌握两类国家的人口增长特征和主要的人口问题;③掌握世界的人口迁移、产业转移和能源输送的主要方向。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人口潜力指数是指目前人口状况下各地区能够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大小。读美国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题。
1.图中四地人口潜力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2.关于图中各地人口潜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和④
B.②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③
E.人口潜力从东向西不断递减
F.②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气候条件优越
G.③地区人口潜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
H.④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该地矿产资源丰富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图可知:图7中四地人口潜力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①和③。
2.关于图7中各地人口潜力的叙述:
A. 人口潜力从东向西不断递减,不对。由图可知,美国人口潜力从东向西呈递减趋势,但在美国西海岸又有所回升。
B. ②地区人口潜力较大与气候无关,因为②地区位于美国东北部,气候严寒,②地区人口潜力较大与该地区工业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就业机会相对较多等因素密切相关。
C. ③地区处于山脉背风坡,故人口潜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
D. ④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该地为新兴工业区,且环境优美,阳光充足。
考点: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图。同时本题也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另外本题也可考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美国人口的移动方向等知识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10年7月3日---4日,中国人口学会年会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李斌在讲话中指出“十二五”时期末我国人口总量达到13.9亿,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2亿。据此回答问题。1.中国人口总量继续惯性增长主要是由于2.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是我国
A.人口基数大
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C.人口死亡率低
D.国外人口迁入
E.养老保险制度较为完善
F.严格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G.人口出现高速增长的态势
H.人口再生产处于“过渡型’阶段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
1.人口增长量=人口总量*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故年增长人口数量多。
2.由于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人为降低了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则老龄化严重。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列有关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
B.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缓
C.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小,增长缓
D.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城市化的特征。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水平高,发展缓慢;发展中国家的特征是:水平低,发展速度快。选择B项。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客流强度用来反映城市间联系的密切程度。下图为安徽省内各市每日发往合肥的客流强度及客流比例图。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1.客流强度与城市规模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下列城市中规模最大的最可能是2.据图中信息,可判断
A.六安市
B.黄山市
C.马鞍山市
D.宣城市
E.黄山市发往合肥的客流强度和发往合肥客流量占该市出发客流比例均较低
F.皖北地区人口数量少,经济发展水平高
G.六安市距离合肥市较远,两城市间联系的密切程度高
H.合肥市位于皖中地区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题干说明“客流强度与城市规模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说明两者成正相关或负相关。由图中看到客流强度由大到小:马鞍山市、六安市、宣城市、黄山市。规模最大可能是马鞍山市,正确答案是C。
2.由图可知道,皖中三个城市标准化客流量强度并不是最大的,但是它们的发往合肥的客流强度占该市出发客流比例相对较高,说明合肥市应该是距离皖中较近;由图中信息无法判断出皖北地区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情况,所以A、B、C错误。正确答案是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是城市交通通达度与城市的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