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八)
A.两地气候的差异是纬度位置不同而造成的 B.⑤处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是受洋流、信风和地形共同影响的结果 C.①处附近海域的盐度高于⑤处附近海域 D.①处沙漠呈狭长条带状南北延伸与地形因素无关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为沿南回归线地形剖面图,根据经度及地形分布特征判断,为南美洲地形剖面图。②为安第斯山脉,属于科迪勒拉山系,③为拉普拉塔河平原,A错。④为世界面积最大的巴西高原,B错。②山脉由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而形成,C错。图示地形区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D对。
小题2:两地气候的差异是海陆位置不同而造成的,A错。⑤处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是受洋流、信风和地形共同影响的结果,B对。①处附近海域的盐度低于⑤处附近海域,C错。①处沙漠呈狭长条带状,南北延伸与地形因素有关,D错。
小题3:图示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巴西,世界上最著名的铁矿石和羊毛的出口国是澳大利亚,A错。该地区原有的居民是印第安人,属于黄色人种,B对。该国最大的城市是圣保罗,C错。该地区在二次大战后是人口的迁出区,D错。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湄公河流域的共同开发和经济合作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新热点,据此回答下题。
湄公河在中国境内被称为(?)
A.澜沧江
B.怒江
C.红水河
D.雅鲁藏布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湄公河在中国境内被称为澜沧江,是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
B.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
C.在转移国,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改善
D.转移对象国的环境状况得到改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人类的任何生产活动,都会给自然环境打下烙印,产业转移同样会给转出区域和转入区域的自然环境带来深刻的影响。一方面,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另一方面,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例如,日本将重化工业向国外转移,也就是把环境污染向国外转移,在日本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改善,而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重化工业转移的同时,也接受了环境污染可能带来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 国际上对河流的开发利用率一般不超过40%,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约达20%,西北地区为53.3%,其中黄河流域为55%,内陆河流域为52.5%。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的根本原因是
[? ]
A、生产生活需水量大
B、气候干旱,降水少
C、灌溉农业发达
D、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有关新中国工业发展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产值跃居世界首位
B.建成了独立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C.工业布局由内地向沿海发展
D.工业技术水平居世界领先水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球运动及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