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图为某日部分地区昼夜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

(1)如果晨昏线与甲地所在经线的夹角为12°,则该日正午时分杭州(30°N)休博会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墙面与地面垂直)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 _____ 。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_____;该日乙地的日落时间为_____。
(3)一年中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乙地约有____个月;判断甲、乙两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值是: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72°
(2)? 60°E?;_17:30。
(3)? 9?个月
甲? 23.5°或23°26′?、乙? 47°或46°52′
本题解析:
(1) 晨昏线与甲地所在经线的夹角为12°,说明太阳直射12°N纬线,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计算,得出杭州正午太阳高度角为72°,电池板与阳光垂直,所以电池板与外墙间夹角为72°。
(2) 读图可以计算出甲地的经度为30°W,时刻为6点,所以直射点的经度为60°E。读图判断出乙地的日出时间为6:30,根据昼长计算方法,正午时间减日出时间,然后乘以2为昼长时间,或是用日落时间减正午时间然后乘以2,可以求出乙地日落时间为17:30。
(3)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甲乙中间时,两地太阳高度相同,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这个中间点以南的时间约3个月,此时,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乙。直射点在中间点以北的时间约9个月,此段时间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乙。
甲地位于赤道,最大纬度差是23.5°或23°26′所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是23.5°或23°26′。乙位于南回归线,最大纬度差是47°或46°52′,所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是47°或46°52′。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读图,有关四地自转的速度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四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等
B.四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等
C.角速度相等,线速度①③④大于②
D.角速度相等,线速度③④小于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快。而除南北两极点外,角速度处处相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地理规律(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北半球背风而立(即朝向风前进方向看),低气压位于观察者左前方
B.无论南北半球,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C.北半球河流总是右岸比左岸侵蚀较强
D.盛行下沉气流的地方降水稀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背风而立低压位于低气压位于观察者左前方;无论南北半球,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盛行下沉气流的地方降水稀少。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北半球各地由昼短夜长逐日接近昼夜等长期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南极圈白昼时间逐日变长
B.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小
C.赤道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
D.太阳直射点始终由北向南移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相等;赤道上昼夜长短无变化,全年昼夜相等;春分→夏至→秋分:由南向北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夏至日时极昼、极夜范围最大,到达极圈;秋分→冬至→次年春分:由南向北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冬至日时极昼、极夜范围最大,到达极圈。北半球各地由昼短夜长逐日接近昼夜等长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且向赤道移动。赤道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为“东半球部分图”,AB为晨昏线的一部分,C地的昼长为8小时。据此完成问题。
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2.此刻国际标准时间为3.此刻全球两个日期的范围比是
A.23°26′S
B.0°
C.23°26′S
D.20°W
E.23°26′N
F.160°E
G.23°26′N
H.180°
I.0时
G.12时
13时20分
10时40分
1∶17
4∶5
8∶9
10∶17
参考答案:1. B
2. C
3.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局部晨昏线的综合判断。
1.C地昼长是8小时,结合图示推断AB为昏线。即图示北极圈内出现极夜,而图示为东半球部分图,可知B点所在经线为20°W,即太阳直射的经线为12时。
2.根据A点地方时为18时,计算国际标准时间。
3.根据B点所在经线为20°W,地方时为12时,可计算0时经线,从而知全球两个日期的范围比。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