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2013年10月2日至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印度尼西亚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访问印尼不仅使两国友好关系得到进一步提升,而且有利于促进区域内国家繁荣发展,维护亚太地区和平稳定。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印度尼西亚全国约2.4亿人口,全国各岛处处青山绿水,四季皆夏,人们称它为“赤道上的翡翠”。下图为“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印度尼西亚是东盟最大的经济体,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均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农业富产经济作物,棕桐油、橡胶和胡椒产量均居世界第二。工业发展方向是强化外向型制造业。近年来,印度尼西亚制造业增长速度均超过经济增长速度。
材料三“某跨国公司产业转移方向和产品输出方向图”

(1)简要说出印度尼西亚被称为“赤道上的翡翠”的原因。
(2)说出印度尼西亚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和分布地区。
(3)根据材料分析印度尼西亚确立外向型制造业发展方向的理由。
(4)印度尼西亚吸引美国、日本、亚洲四小龙等一些企业迁入的因素有哪些?这些企业的迁入对印度尼西亚的发展有何意义?
2、综合题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目前,东部地区已发展成为以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发达地区.我国三大经济圈(图17)正经历着从“速度东部”到“效益东部”的新跨越。

小题1: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指出三大经济圈吸引外资的共同区位优势条件。(4分)
小题2:描述江苏省1996年至2009年二、三产业比重变化的特点。(3分)
小题3:近年来,随着南北运力日趋紧张、东北老工业基地亟待振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蓄势崛起,渤海跨海大通道构想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专家论证,渤海跨海通道可采用“南桥北隧”方式,简述这样设计的原因及跨海大桥修建的地理意义。(3分)
3、单选题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地形区中。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甲、乙地的相关资料,回答8~10题。
地 区
| 经纬度
| 海拔(米)
| 一月平均气温(℃)
| 七月平均气温(℃)
|
甲
| 102°E、25°N
| 1891
| 7.7
| 19.8
|
乙
| 113°E、28°N
| 68
| 4
| 32
|
8.?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A.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B.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
9.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
A.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B.所属气候类型不同
C.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D.所处纬度位置不同
10.乙所在的省份?(?)
A.是我国主要的柑橘、香蕉生产基地? B.是我国主要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C.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 D.有京九铁路纵贯南北
4、单选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纺织和电视机、照相机的装配等工业,首先在日本迅速发展,后又转向新加坡、韩国等地,其主要原因是(? )?
A.交通运输条件便利
B.接近科技发达的地区
C.利用当地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D.利用当地良好的工业基础
5、综合题 32.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减少,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明显减缓。请简要分析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因。
(2)黄河三角洲是一片不断增长的土地,该地区的开发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其发展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3)结合上图,说明山东省不同地形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类型及原因。